【编者按】中国“战疫”进展举世关注。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参考消息》特别策划“战疫:观察与镜鉴”专题,就疫情防控形势研判、对中国防控措施的建议、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等问题采访相关领域国际知名专家,同时总结巴西、墨西哥以及非洲国家在应对疫情时的经验教训,为国内早日赢得“战疫”胜利提供参考。

1月21日,世界的目光本该集中在瑞士达沃斯——第50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冬季达沃斯论坛)当天开幕。但是,世界卫生组织同一天宣布将召开紧急委员会会议,以讨论是否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社会的关注点随即发生了偏移。突然间,达沃斯会场内的一些外国人见到《参考消息》记者时会询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的家人还好吗?”

此后10天,事态快速发展。

世卫专家意见不一

1月22日晚,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会议如期举行,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会后宣布,因信息不足且国际传播案例不多,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时尚早。世卫组织内部有消息称,专家们在当晚会议中分歧巨大,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各占一半。

面对这一结果,记者稍松了一口气,世卫组织的决定似乎告诉人们:疫情或许没有预想的那么糟糕。

1月23日,紧急委员会再次开会,谭德塞再次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尚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卫组织发言人事后证实,当天会议依然分歧严重,投票比例与前一天相似。更重要的是,世卫组织此时并未宣布何时再次举行紧急委员会会议——这意味着,在中国农历春节前,世卫组织不会做任何宣布了。

1月24日,世卫组织无相关讨论。时值大年三十,爱国热情在华人圈激荡。在各个微信群,华人华侨开始透露因戴口罩出门而被当地人看成重病号,但更多的人呼吁捐钱捐物以支援国内防控疫情。很快,瑞士超市和药店就买不到口罩了。

1月25日和26日欧洲多国再现确诊病例,瑞士也曝出疑似病例,两人被隔离。对此,瑞士知名生物学家、伯尔尼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前所长赫勒·斯塔德勒发表文章,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肯定不是杀手级病毒”,人心稍安。

中国抗疫备受肯定

1月26日晚,谭德塞突发数条推文,透露自己正前往中国,新闻界随即炸了锅。大家普遍认为,近期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率应不大,否则谭德塞不会去中国。但是,世卫组织当天深夜却发出相反信号——在每日疫情形势报告中“悄悄地”将全球抗疫风险由“中等”提升为“高”,且事先没有通知各国驻日内瓦记者。事后,世卫组织发言人为这一“错误”道歉。此时,已有舆论认为世卫组织此举是在为“有关宣布”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