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近日刊发题为《世界经济秩序容不得粗暴对待》的评论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正式始于15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全球化,在起起伏伏中不断发展。世界融合在1913年达到第一个高峰。其后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以致在60多年后贸易比率才恢复到当时的水平。这表明,经济秩序裂痕一旦达到极致,就不容易简单得到恢复。

过去500年,推动经济一体化的是技术进步。

从荷兰到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乘坐帆船需要历时3个月。但由于蒸汽船的发明,航海时间得以缩短到3周。1870年英国和印度通过电信电缆连接起来后,原本需要8个月才能收到的信息,只需5个小时就能收到。

相比1820年,1913年世界人均贸易额增加到17倍。“只要打一个电话,就能在门口收取地球上各种各样的商品。”经济学家凯恩斯称,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世界市场”。

印度、中国和欧洲的移民人数在这一时期超过了1亿人。1913年,出口额占到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4%。从1870年到1914年,国家之间的投资也增加到5至6倍。

全球化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因战争而落下帷幕。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贸易额在一年内下降12%。战争结束后,欧洲列强不断推进经济地区化,世界的分裂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结束后出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其重点是货币管理。考虑到汇率市场上的竞相贬值成为战争发生的原因之一,于是建立了以可与黄金兑换的美元为核心的货币框架。在贸易领域,出于对保护主义的反省,1948年建立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体系。

尽管如此,各国的经济联系并没有立刻得以恢复。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优先考虑汇率的稳定和各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限制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它倡导“资金筹集应该主要在国内进行”。

到了上世纪70年代,经济融合终于超越1913年时的水平。1971年发生了“尼克松冲击”,美国单方面停止了黄金与美元的兑换,金本位制宣告结束。再加上资本流动的自由化,在跨境资金的拉动下,贸易变得愈发活跃。

1989年,柏林墙倒塌,美国和苏联举行马耳他会谈,东西冷战得以结束。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自由贸易体系得以完善。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

2008年出口额在全球GDP的占比为26%,达到第二个高峰。现在世界的联系大大超过1913年时,如果再像过去那样发生倒退,世界很可能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如何构建一个既能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又不允许部分国家推行霸权的世界呢?未来取决于政府、企业、个人的意志和行动。(编译/刘洁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