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参考快讯]:

  台湾《旺报》日前发表文章,题为《人民币决定中国命运》,作者为战略顾问公司负责人范畴。摘编如下:

  中国的财政缺口大的惊人,钱就要不够用了。

  多数的经济学家,不论来自国内官派、西方的投资银行、或国际机构如IMF、世银、联合国,在公开文件上都认为中国现在的问题是钱太多,而不是钱不够。他们的说法有点像“小李的薪水刚由年薪1百万跳到年薪5百万,房子一套只需要300万,名车只需要1百万,钻戒只需要2百万,娶妻只需要1百万,环游世界只需要2百万,这些小李都负担得起”。

  财政缺口大 钱不够用

  然而,一个街边的老头儿都可以告诉你,如果小李在加薪的头一年就同时买房、买名车、买钻戒娶妻,环球蜜月旅行,小李将破产或刷爆信用卡。

  中国现在高铁、军备、航母并进,同时提升人民医疗教育、搞农村城市化、农田补贴、降低个人所得税,此外,官员腐败越演越烈,社会控制成本超过军费。钱,怎么可能够用?

 

 

 

  官派经济学者中有人说,中国有3万亿美元外汇存底,再大的窟窿也补得起。

  这种说法有点脑子进水。外汇存底就是境内人民币负债,中国居民手中的人民币储蓄总额是外汇存底的1.5倍,若人民对经济失去了信心,开始改存美元,一夜之间政府的外汇存底就会消失。

  其实,这也是中国政府现在不敢让人民币一次升足的关键原因。外人不了解,以为中国政府为了“保障外贸经常帐盈余”而阻挡人民币升值,殊不知人民币升值是个百分百的内部政治问题,一旦升足了,中国百姓的资金、储蓄外逃,将如排山倒海而来,一夕之间将通货紧缩、经济停摆。

  这个困局,在2005年前后还可用开放政策进行市场机制调节,但是在中国政府选择了“国进民退”路线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压迫下,现在“市场机制”的黄金关口已经过去了,即使现在做也来不及了。

  大陆当年选择了透过房地产、股市来回收百姓手中的人民币,但正如饮鸩止渴,如今这两件政府操作的工具都已经用过头了。

 

 

 

  只有出重手 才能收场

  上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发现传统经济理论失灵了,通货膨胀与百业萧条竟然同时存在,于是发明了“滞胀”(stagflation)的新词。今天中国面临的房价、物价、汇率“升不得、降不得”,“治不得、拖不得”,也应该有一个新词来描述。

  人民币已经得了重病,而且已经过了缓治期;只有重手,才有可能收得了场。

  重手政策,可以是几个方向。其一,如同陈志武、张维迎等学者所倡议,通过释放大量国企股权于民,或透过农民土地市场化,让百姓手中的巨量人民币储蓄加入经济生产力循环,让人民币在国内市场化。然而,这方案等同于中共经济权力下放,令“一党专政”成为虚文,当年已经被推翻,今日更难。

 

 

 

  其二,让人民币一次升足,同时佐以严格的国内外汇兑换控制。当前,中国人民可以5万美元的额度兑换美元,理论上,13亿张身份证就是65万亿美元的兑换权,相当于当前外汇存底的20倍。

  人民币升足后,大量老百姓将选择持有美元,而中国政府不可能坐视其发生,因此必然调低或撤销人民的外币兑换权利。然而,这做法的民怨难测。

  其三,继续创新“泡沫资产化”工具,继续收刮百姓手中的人民币以为官用。

  例如,发行市政债券以填补土地财政空缺,放宽上市资格以刺激股市投机,甚至,在这些还算“周转性”的工具无效之后,再度放松房地产管控,重返老套路:以地养官、以楼吸金,一举两得。

 

 

 

  钱为己所用 富人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