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连花清瘟不仅具有抗病毒作用,还具有抗炎、免疫的作用机制

连花清瘟来由两种经典方麻杏石甘汤(MXSGT)和银翘散(YQS)组成,其主要原料为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绵马贯众、麻黄、苦杏仁、鱼腥草、广藿香、红景天、大黄、甘草、石膏、薄荷脑。

研究团队采用虚拟筛选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方法研究了连花清瘟抗新冠病毒的作用,并结合网络药理学(network pharmacology)研究了其抗炎、免疫的机制。

CAD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与开发新药的一种崭新技术,它大大加快了新药设计的速度,节省人力和物力,使药物学家能够以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开发新药。此外,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调节方式多样的特点,采用西医单靶标、单成分的研究思路来研究中药,被认为很难体现中药的系统性,不能科学解释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组方规律等问题,网络药理学即旨在解决这些困境,从相互联系的角度研究问题。

钟南山力荐的连花清瘟分子机制首发:或优于洛匹那韦

利用AutoDock Vina系统,研究团队将连花清瘟中21种化合物和新冠病毒的主要蛋白酶对接。对接打分(docking score)结果显示,连花清瘟中三种成分芦丁(Rutin)、连翘脂苷E(Forsythoside E)、金丝桃苷(Hyperoside)的分数分别为-9.1kcal/mol、-9.0kcal/mol和-8.7kcal/mol。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分数都优于洛匹那韦(Lopinavir)的-7.3kcal/mol。

另外,根据对接打分,研究团队发现连花清瘟中并不是所有的成分都能抑制新冠病毒的主要蛋白酶。

钟南山力荐的连花清瘟分子机制首发:或优于洛匹那韦

重要的是,对接之后,将对接分数前三名的复合系统提交到分子力学(MD)模拟中,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计算在MM-PBSA水平上所有的结合自由能,验证了这些活性化合物与病毒蛋白酶之间的结合模式。以检查它们和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结合口袋内的稳定性,并验证哪些残基与配体相互作用。

结果显示,这些活性化合物和病毒主要蛋白酶的系统通过非极性相互作用(包括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保持稳定。其中,金丝桃苷可能是对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最可能的抑制剂。

钟南山力荐的连花清瘟分子机制首发:或优于洛匹那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