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代小佩

人体中最小的骨头是藏在耳朵内的听小骨,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此外,耳部还包括众多结构微小的骨腔、气房和骨管。

为了精准诊断耳部病变,医生会使用CT设备检查患者耳朵内的骨结构受损情况。但是,由于耳部一些骨头结构微小,在影像学诊断中存在“看不清、看不准”的难题,导致一些隐匿疾病无法得到精准诊断。

北京友谊医院影像中心主任王振常团队与清华大学、北京朗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成功发明了微米级耳科专用CT设备(以下简称耳科专用CT),填补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空白。拥有这一设备,医生就如同有了一双“火眼金睛”,能清晰识别耳部的微小结构,让耳部疾病无处遁形。

能看清耳朵内细如发丝的骨头

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高级工程师尹红霞参与了耳科专用CT的研发。她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研发该设备源于耳部骨结构的特殊性——微小。

除了听小骨,耳部还有构造精巧的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3个半规管,即通常所说的“内耳迷路”。另外,耳部还包括众多容纳神经、血管、淋巴管走形的骨管道,比如前庭导水管、耳蜗导水管、面神经管等。一根头发丝直径约为40—50微米,耳朵内这些结构的精细部位只有几根发丝大小。

“在这些结构中,镫骨底板结构菲薄、厚度不均,用以封闭前庭窗。根据医学统计,镫骨底板的厚度在100—300微米。前庭导水管和耳蜗导水管是连通内耳到颅内的骨管道,对内耳压力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前庭导水管的峡部直径为200微米左右。耳蜗导水管最狭窄处则通常小于100微米。”尹红霞介绍。

王振常说,耳科疾病主要分3类——耳聋、耳鸣和眩晕。明确病因,每一样都少不了拍片,影像学检查就是给诊治疾病提供可视化的客观证据。

但是,通过临床通用型CT设备看清耳部的微小结构并非易事。

目前,通用型CT的最优空间分辨力一般在300—700微米(不同型号设备略有不同),能够清楚显示中耳的锤骨、砧骨以及内耳的耳蜗、前庭、半规管骨腔等。但是,除非出现镫骨底板增厚的病理现象,通用型CT难以清楚显示镫骨底板。而对前庭导水管和耳蜗导水管,通用型CT只能观察宽大的水管远端,对于近端狭窄处则难以显示。

尹红霞介绍,新研发的国产耳科专用CT,其最优空间分辨力可达50微米,能分辨的最小结构或病变大概为2根发丝粗,是通用型CT设备分辨力的6倍多。实验结果显示,耳科专用CT对镫骨底板和前庭导水管全程可以做到100%显示,为耳科相关疾病提供了诊断利器。

此外,研发人员从患者舒适性和操作便捷性的功能需求出发,针对耳科精准定位做了特别设计。“通用型CT设备的扫描床一般只有上下、前后两自由度运动。耳科专用CT采用上下、前后、左右三自由度的扫描床设计,保证了在单侧耳部高清扫描时,可以方便地精准定位扫描区域。”尹红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