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杰克逊协会,一家总部位于伦敦、冲在近年来各种反华议题一线的英国新保守派智库,又跳出来了。

协会创始人之一兼执行主任阿兰·门多萨上周领衔抛出一份报告,鼓动各国就疫情损失起诉中国索赔。一周过去了,仍有一些美欧媒体援引报告内容,炒作对华追责和索赔论调。

撺掇"庚子赔款",做反华生意的英智库再秀下限

为显示“专业性”,报告不仅对潜在赔偿金额进行量化,还梳理出世卫、世贸和国际法院等对华提告的10大法律途径:

但连《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都“被跨界”用于疫情诉讼,怎么都让人觉得是在强拼硬凑。

不过门多萨先生和他的属下才不在乎。过去几年,很大程度上正是依靠打着学术和专业的幌子蹭热点秀下限,这家一度名不见经传的右翼智库获得了越来越多“知名度”和收入。

对于涉华议题,真实不重要、反华最重要,已经成为该协会的惯常操作模式。

1

亨利·杰克逊协会上次在中国引起关注,还是2017年1月。

当时,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两次爆料,说该协会被日本驻英大使馆收买,帮助日本在英国主流媒体上和高层政客中渲染“中国威胁论”。双方交易始于2016年初,那时中日关系还未转圜。

日本使馆每月只支付1万英镑,就让亨利·杰克逊协会卖力表现:

协会网站上甚至一度专门开设“中国”专栏,持续散步反华言论。

撺掇"庚子赔款",做反华生意的英智库再秀下限

受雇反华的头一年,英国国内舆论炒作的多个反华议题背后,就都出现亨利·杰克逊协会的影子:

在南海问题上,英国海军原参谋长洛德·韦斯特7月在“政治之家”网站发文,攻击“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企图强行夺取一条重要贸易航道的控制权。”

台湾问题上,英国前陆军军官斯图尔特12月在一个名叫“保守主义之家”的网站发表专栏文章,叫嚣“我们不该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国投降”。

还有中英“欣克利角核电项目风波”。英国前外交大臣里夫金德8月在每日电讯报发声,污称中国可能利用后门技术操控核电站,“将在紧要关头关掉英国的电灯”。

事后证明,这些文章的操作如出一辙:

都是先由亨利·杰克逊协会操刀撰稿,然后说服说话更具影响力的前政客署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