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

今年4月以来,因为印方一系列单方面活动,中印边境局势骤然紧张。5月6日凌晨,印度边防部队蓄意挑起事端,最后却偷鸡不成蚀把米,莫迪自称“20人殉职”。

消息传回印度国内后,印度掀起了一系列反华浪潮。不少民众及商界人士要求抵制中国产品,更有人叫嚣要对中国发起军事报复。

印度主流的英文大报《经济时报》6月20日刊发了印度著名经济学家斯瓦米纳坦·艾亚尔(Swaminathan Aiyar)题为《莫迪决不能重蹈尼赫鲁在中印边境的覆辙》的文章。文章明确反对要对中国发起军事报复的论调,认为莫迪政府不能重复尼赫鲁在1962年发动军事冒险行动的错误。“今天中印两军势力对比是1962年的5倍,如果贸然行动,我们会遭受五倍于当年的羞辱”。

除此之外,文章还从经济角度冷静分析了所谓抵制“中国制造”的可行性。他认为中国是当今全球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印度想要在全球产业链中更进一步,只会进口更多中国产品。印度“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降低土地、劳动力、资本、电力和货运的成本,提高印度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兄弟、印度资深政治家、联邦院议员马尼·桑卡尔·艾亚尔此前的观点也与之类似。

马尼·桑卡尔·艾亚尔2013年就表示印度和中国可以互相学习,两国即使在互为合作的框架内也可以展开竞争。尽管中印有边境分歧,但并不会重演1962年时的中印战争。

本次中印边境冲突,中方始终保持了最大程度的克制与冷静。而印方在经历了最初的吵吵闹闹后,最后也认清现实。在6月19日印度召开的全国党派大会上,莫迪总理明确指出,(中方)没有人进入印度领土,也没有印度哨所设施被拆除。这等于委婉地承认了冲突事件的责任在印方。

印度著名经济学家:莫迪决不能重蹈尼赫鲁1962年的覆辙

《经济时报》报道截图

文章首先回答了“印度能减少“中国制造”吗?”这个问题。

现在人们都在问,印度如何才能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坦率地说,这是一个伪命题,同时也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想法。印度希望成为全球产业链的一部分,印度希望拥有庞大的手机、太阳能和电子产业,能为全球产业链供货。但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果印度想成为一个既能满足国内需求又能满足全球订单的大型制造业中心,那就意味着印度要进口更多的中国机械和零部件。这意味着,印度无法做到自给自足,而是相互依赖;这意味着印度无法与中国断绝关系,而是加深与中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