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疫情未消,洪水侵袭。自入汛以来,长江流域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随着秋汛的来临,黄河流域也进入了洪水防御攻坚战…… 若将时间轴拉长,放眼中国历史,会意识到中华民族已同水灾斗争数千年,但中华文明从未因水灾而中断过。 就治水一事,观察者网采访了曾考察过多项水利工程,并于2017年系统走读了京杭大运河的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房宁。本文根据采访整理而成,已经作者本人校订。

【文/房宁,采访/观察者网 李泠】

今年长江淮河流域发生了较大洪灾,这与全球气候变化有一定关系,但中国境内水旱灾频繁,某种意义上也可算是我们的“宿命”。

从古代到当下,我们中华民族一路走来,始终在努力地适应生存环境,而治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事情。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都和治水有关;历史上,治水一直是中国社会生活,乃至国家治理中的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

·自然条件

世界其他地方也有治水问题,但是这问题在中国尤其突出。之所以如此,和中华民族形成、成长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有关。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只有我们中华文明延绵数千年至今不断,其中一个基础性原因,就是我们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我将此称为:“华夏空间”。

所谓“华夏空间”,中国东面、南面是浩瀚大洋,西面、北面是高原、荒漠,山海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自然屏障能够有效抵御外部因素的干扰——虽然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常常袭扰中原地区,但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保持了不断的血脉。

房宁:中国为啥自古以来就是“大一统”?

中国地形图

华夏空间内部主要有七个大河流域:北方有永定河、海河、黄河,南北方交界是淮河,再往南有长江、钱塘江及珠江等等。以长江、黄河为主的七个流域加上三个气候带,构成了华夏空间的水文气候条件。

这个华夏空间总体上可算得是平坦富饶,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华北大平原。北京有一处名胜“八大处”,在八大处朝东的山腰上有一块镌刻着乾隆皇帝诗句的石碑——“至此无山”碑。此言出自乾隆皇帝诗词:“西山至此更无山,故是以当结局处。南临平野千里余,北鲜林峦蔽太素。……”确实,从北京一直到长江中下游流域中间几乎是一马平川。

房宁:中国为啥自古以来就是“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