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保尔】

不久之前,电影《图兰朵》在国内上线,虽然演员阵容强大,场景国际范儿十足,就连宣传海报也炫丽耀眼,但许多观众显然很不买账,以至于网络上的评价相当不理想。

就剧情故事而言,这部电影主要受同名歌剧的启发。然而,与电影的风评截然不同,在过去的将近一百年里,这部歌剧在欧洲长盛不衰、好评如潮,甚至于被评论家称为“世界十大歌剧之一”。

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为什么外来的经典《图兰朵》到了中国就不香了呢?中外观众的审美,为何在这部作品中变得不一样?是电影的艺术水平有问题,还是另有更深的原因呢?

鉴于《图兰朵》的原型故事建立在蒙元帝国的时空框架中,我们不妨回到历史,为现实找寻答案。

保尔:西方为什么一边妖魔化蒙古人,一边崇拜元朝?

《图兰朵》片段

欧洲人的蒙古知识

西方文学中有很多经典的爱情故事,尤其多见公主、王子的故事。但有别于欧洲的王室、贵族,《图兰朵》的故事发生在遥远东方的蒙元帝国,主人公是元朝的公主。最早把这个故事创作为剧本的,是意大利人贾科莫普契尼。简单地说,这是欧洲人创作的蒙元宫廷爱情故事。

编写剧本当然要有故事源头,意大利人写元朝的爱情故事,还是让人颇有些意外。那么问题来了,欧洲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通过何种渠道了解有关蒙古、元朝的故事呢?

考察文字材料,西方关于蒙古的记载最早出现于13世纪初,来自于传教士的报告。不过,没等这些消息传开,蒙古人的战马就踏上了东欧平原,用血与火给欧洲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东欧的贵族、领主们根本就不知道蒙古是何方神圣,就被按在地上一通暴打。不过,蒙古人来的快,走得也快,几乎兵临维也纳的蒙古骑兵迅速后撤。当惊魂未定的西欧人想搞清楚情况的时候,蒙古人早已跃马扬鞭离开了。

这场极度血腥,却又很短暂的碰撞,让西欧的封建主们无论如何不能忘掉蒙古,但又搞不清楚蒙古究竟是什么来头。于是,一些与战争有关,却又模糊不清,甚至充满了敌意的传言,成为欧洲人对蒙古的初印象。

比如,欧洲流传着一种说法,蒙古部族所在地方环境恶劣、土地贫瘠,所以他们才会到处扩张。至于蒙古人,则是脑袋大、脖子粗、胳膊长、腿短,最重要的是力气大的惊人。蒙古人的生活就更令人骇然了,欧洲人说蒙古人茹毛饮血。至于信仰,那就跟不用提了,蒙古人当然是冥顽不灵的异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