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胡毓堃】

就在全球外交领域将目光聚集在美俄谈判时,新年伊始的中国外交,也开启了自己的步伐。

应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邀请,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分别于1月12日、14日对中国进行访问。

两国外长此次访华的时机也颇为令人玩味:自1月10日(周一)起,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三分之二的成员国及该组织秘书长纳伊夫开始访华;哈萨克斯坦的局势尚未完全恢复常态,不确定性仍存;伊朗核协议谈判重启,但达成共识路上的挑战与阻力也不可避免……

在这一不同寻常的时刻,同一地区多国近乎同期访华,尽管具体事宜不尽相同,但各自的关切也必然重合。

土耳其:宏图很大,但不能不考虑中国

岁末年初之际,土耳其的内外动态可谓两极并存:既陷入多事之秋,又想要大展拳脚。

从GDP指标来看,2021年土耳其经济反弹明显,去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4%,路透社调查预计该国2021年GDP增长可达9.5%。然而,看似光鲜的GDP数据背后,土耳其饱受通胀之苦,该国货币里拉贬值一再创造历史新低。与此同时,埃尔多安政府与土耳其央行以降息“推波助澜”的方式,也绝非长期的经济解钥。

胡毓堃:土耳其、伊朗外长前后脚访华,中国外交下了盘大棋?

2021年12月以来,土耳其里拉断崖式下跌(彭博社)

当然,美国对于土耳其购买俄罗斯S-400导弹系统施加的经济制裁,对于依赖美国投资的土耳其经济影响不可小觑。但近年来的经济阵痛并没有阻止土耳其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实施自己的宏图。

土耳其一直积极寻求地区领导地位。2020年,土耳其的支持与帮助,令阿塞拜疆在与亚美尼亚的纳卡地区冲突中“取得胜利”,更是一度显著提高了土耳其的声望,甚至令“图兰”(大土耳其世界)成为社交网络上的热词。

出了本地区,土耳其更是把目光投向了非洲。任内已经出访非洲28次的埃尔多安俨然成为全世界访问非洲次数最多的现任国家领导人,而打着“为被殖民被压迫人民发声”、“穆斯林权利捍卫者”旗号的土耳其,通过扩大投资、“基建狂魔”、语言文化输出、军事参与、武器出口等多种形式扩大自己在非洲的影响力。

这些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埃尔多安个人和土耳其的存在感,但是也不可避免引起了区域和世界其它大国的警觉。正如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张玉艳博士所指出,土耳其积极推行的”突厥世界计划“,无疑是对俄罗斯国家安全和海外利益的严重挑战,甚至可能成为“反俄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