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欧亚大陆,风云诡谲。 2020年以来,这片区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白俄罗斯选举动荡,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纳卡冲突,吉尔吉斯斯坦政府更迭,美军撤出阿富汗,哈萨克斯坦骚乱,以及延烧至今的乌东紧张。 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地区与所谓的“前苏联空间”重叠。 在这一连串变局中,外界正在摸索莫斯科的应对“新规则”。同时,又恰逢苏联解体30年,俄罗斯最高领导人和政治精英的表态,又令外界疑虑在他们的语境中,“俄罗斯”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新年伊始,俄罗斯与美欧、北约举办三场关于安全保障的会谈,直面俄方最核心的关切——北约东扩,及其对前苏联空间的“侵蚀”问题。 所以,问题回到了,现在的俄罗斯如何看待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乃至自身的整个历史,而这又关系到现在的俄罗斯如何构想自己的国家和世界秩序。 以下为观察者网与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昕的一则专访。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视角。

【采访/观察者网 朱敏洁】

观察者网:张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观察者网的采访。首先,关于苏联解体的解释模式。从那一刻起,人们就在分析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新的解读。站在30年这个时间点,再看这些不同的解释范式时,有什么新认识?对哪种解释框架的感触更深?

张昕:关于解释框架,就我自己有限的阅读来看,苏联解体30年跟20年或10年相比,没什么太大变化,至少没有看到一个系统性的全新理论解释框架出来。当然随着历史的变迁,我们对“苏联解体”这一事件的理解更加丰富了,这是毫无疑问的。

就我的理解,这种丰富性包括几个层面,其中特别明显的就是把“苏联解体”作为一个长周期的过程来看待,不仅仅关注苏联解体的1991年12月的这个时间点,在中国、俄罗斯、前苏联地区以及欧美学界都有这样的趋势。

具体做法,历史学界可能做得比较多一些,把从苏联晚期到以联盟国家解体为最终结果的过程看成一个社会矛盾、经济矛盾逐渐累积的过程,最后导致“联盟国家崩溃”意义上“苏联解体”的最终爆发。

比如,这个过程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戈尔巴乔夫改革往往被视为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80年代后半段以东欧国家脱离苏联这一“准帝国”或“类帝国”体系为标志的,在此意义上1989年和1991年是两个有关联、但又可以区分的过程,即东欧国家逐渐摆脱原来苏联准帝国体系的控制、包括两德统一以及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冷战”的实质性结束,其实早于1991年底的苏联解体。

第三个阶段,则是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联这一联盟国家的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