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学帮助中国成为“军事强国”?11家欧洲媒体和机构的最新报告不怀好意,中欧大学研究合作符合双方利益19日,多家欧洲主流媒体以耸人听闻的标题报道了11 家欧洲媒体和机构的一项联合调查结果,称中国军事在中国与欧洲科学家的合作中受益。参与调查的瑞士《新苏黎世报》当天甚至写了三篇报道来关注这一结果。德意志广播电台当日报道,这一调查由荷兰新闻调查平台“Follow the Money”主导,旨在分析中国和欧洲科学家之间的密切合作程度。为此,调查人员收集了大约35万份欧洲与中国研究人员共同合作的学术论文。调查结果称:从2000年1月1日到2022年2月1日期间,欧洲大学和与中国研究人员之间合作了近2997篇学术论文。研究涉及军事敏感领域,如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半导体、无人驾驶车辆和雷达技术。欧洲安全当局此前已发出警告。负责德国国内反间谍活动的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在其网站上警告说,德国科学家和研究机构仍然没有意识到所有的危险。丹麦国家情报机构PET今年2 月的一份报告中首次点名中国,对外国学生和研究人员发出警告。荷兰、瑞士的情报部门有类似警告。青木认为,报告结果并没有具体说明到底中国哪个军事项目在中欧大学合作中受益,更多是一种警告,表达西方的“中国威胁论”。据称,此次研究的分析基础是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一份清单,评估了中国大学与中国军事或安全机构之间的联系。该研究所将一些中欧合作研究列为高风险或极高风险类别。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媒体和机构是带着结果来进行所谓的调查研究。其目的是要让中国和欧洲大学的合作进行“脱钩” 。报告特别提到,中国的几所顶尖大学在美国的制裁名单上。但美国的这些限制不适用于欧洲。德国联邦议院研究委员会主席、绿党政治家格林则呼吁,应在中国军事机构的研究合作中划清红线。对此,德国联邦教育和科研部(BMBF)则解释,大学是独立的机构,联邦政府限制大学合作是敏感的。该部一名负责人说,正在关切这一问题。德国官方并没有规定禁止这样的合作,德国《基本法》保障学术研究自由。有学者对青木表示,一些研究人员对这样具有政治性的调查报告感到担心,这会毒化中欧科学合作。他表示,大学与中方合作都是按规定进行的,是相互的,对促进欧洲的科学发展也有很大帮助。这符合欧洲的利益。中欧学术界应该据理力争保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