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言】

2022年5月20日至24日,近80周岁的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乘坐1990年出厂的“空中一号”,访问韩国、日本

从行程安排来看,拜登访问日韩,并非给两国带来具体的利益,而是拉两国和美国一起牵制中国:

首先是通过让日韩加入美国刚刚构想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在经济上缩减与中国的往来;

其次是24日拜登在日本参加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从军事战略的角度牵制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公开表示将会使用军事手段直接介入,日本在“有事”(发生军事行动)时,保有攻击某些国家军事基地的能力,形同让日本玩火。

1972年中日两国建交,至今维持了50年的经济交往,保证了东亚的和平,让东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但是,在建交50周年前后,日本开始参加、主导与中国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对立,让两国关系进入到了很不正常的阶段。

和中国与其他国家建交不同,中日建交又称“中日邦交正常化”。何以在邦交正常化50年前后,尤其日本进入岸田文雄当首相的时代后,如此炒作与中国的对立、对抗?日本的国家战略发生了何种变化?

陈言:拜登访日,与岸田一起构想“不正常”的中日关系

5月23日,岸田文雄与拜登出席欢迎仪式 图自美媒

日本开始主导在经济、军事方面与中国的对峙

5月21日,为了营造欢迎拜登、与中国对峙的态度,日本忽然提中国在东海中日地理分界线的中方一侧设置了一台新构造物一事。媒体特别将在中国一侧说成“西侧”,让读者觉得可能和日本有关,同时和一向主张新闻要有时间、地点、要素的报道方针不同,没有谈“新设”的时间,更没有相关的图片。

尽管这个时候,拜登还在韩国高谈在半导体方面建设新供应链以牵制中国,但日本至少在舆论准备上,已经表明了对拜登的迎合。

拜登访问日韩前,突然提出印太经济框架(IPEF),让人想起了日本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在经济上,TPP本来在2005年是新加坡等四个小国组成的小团体,但到了2008年日本开始积极参与,用《朝日新闻》等日媒的解释,参与的目的在于“能够牵制中国”。很快美国也准备加入进来,但到了2017年前后,特朗普政府感觉TPP不那么有魅力,突然宣布不跟日本玩了,日本只好做些修改,让TPP转变为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