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媒体经常引用基辛格的观点和言论,恕我说句不客气的话,基辛格、米尔斯海默等学者的观点在西方战略学界其实已被边缘。他们被边缘化,其实不是他们的观点错了,相反我认为他们的观点非常正确,但美国和欧洲的主流选择了与之相反的观点。我一直认为,很难有绝对正确的观点,很多时候甚至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合理与不合理。就像我们一些人争执氢能源才是真正的新能源一样,其实一点意义也没有。也许,氢能比电动车更环保、更有前途,但人类至少现在把电动车作为新能源的主流技术路线,包括美国、中国和欧洲都把筹码投到了电动车,日本的氢能源技术再厉害也没什么鸟用。基辛格、米尔斯海默都认为美国不应该逼俄罗斯太急,也不赞成北约东扩。某种程度上,特朗普对外战略路线就受到这两人观点的影响,但美国学界、军界、产业界对此并不认同。在西方的主流叙事中,认为北约是美国最有价值的联盟,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必须为北约树立一个敌人,避免北约从“脑死亡”走向真正的死亡。对于美国来说,如果能用中国刺激北约重新武装是最有效的办法,可惜中国与北约主要国家——欧盟诸国隔得太远,很难担当重启北约的重任,因此他们只能刺激俄罗斯。在美国的大盘子里,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本应该只是无足轻重的棋子,但由于需要刺激俄罗斯这个对手,他们才会突然变得重要。未来,一旦北约被重新武装起来,特别是成功地引入到印太地区,相信这些国家可能会被美国重新抛弃。很多时候,战略路线和技术路线真的特别相似,不要觉得你对就会有人走你的路线,而是你的路线走的人多了,才会慢慢的变成对的路线,毕竟作为主体的人的利益各不相同。所以说,适合更多人利益的路线,哪怕错了也容易被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