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轰炸巴格达,海湾战争爆发。同年2月27日,美国宣布解放科威特的战争结束并于当天午夜停火。 2021年,在海湾战争爆发30周年之际,曾在2012-15年间担任美国驻华海军副武官的迈克尔·达姆在《美国海军学会月刊》撰文评述近3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 他在文中既高度肯定了解放军的军力发展,同时又根据传言和揣测来评价解放军装备,对他的个人观点,观察者网不表示认同,翻译本文谨供读者参考。

【文/迈克尔·达姆 译/观察者网 由冠群】

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成了中国即将发生军事变革的前兆。在区区42天的时间里,一支由美国领导的联军就重创了伊拉克军队并将其驱逐出了科威特。

在“沙漠风暴”行动发生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相对于西方的不足,但这场战争凸显出了问题的严重性。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被击败的伊拉克军队(以陆军为中心组织防御战)具有很多相似性,这些相似性营造出了一种紧迫感,因为这使北京意识到,中国军队不足以应对美国这样的现代化对手。由海湾战争引发的中国军事战略、军事科技和军力结构变革是翻天覆地的,它改变了东亚地区的力量平衡并预示着美军将面临全球性的挑战。

在海湾战争爆发30周年之际,这是一个恰当的时机来审视解放军30年前的战斗力,以及它可能的发展前景。中国领导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设立了一个目标,要求其在2049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之际,成为“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而美军在“沙漠风暴”行动中取得的成就,以多兵种联合远程作战的标准衡量无疑就代表了世界级水准。

然而,早在命令下达谋求实现这一目标之前,中国就已经知道本国的军队需要进行彻底革新以实现三个目标:打造一支海空军战力获得大幅提升的联合作战力量;拥有精确打击能力;拥有一套现代化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C4ISR)系统。尽管这些高远的目标在1991年看似不可能实现,但在短短几十年内,中国人民解放军就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中国研究人员将海湾战争称为信息战“典型”战例。除了隐形武器、精确打击和联合作战能力外,这场战争还展示出了心理战、电子战和计算机网络作战等作战样式。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海湾战争中吸取的教训几乎必然导致其在2004年将自己的军事战略转变为“信息化战争”(被信息所变革的战争),目前信息化战争仍然是驱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结构和战略调整的主要战争形式。信息化和信息控制对中国而言不是小把戏,而是在解放军作战概念和战役设计中居于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