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磨损与防护创新团队

围绕国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国际空间站、火星探测等对先进润滑材料的应用需求,磨损与防护创新团队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创制出系列固体润滑材料,成功应用于“长五B”火箭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有力保障了我国空间站成功在轨运行;承担了所有机构和关键位置的润滑防冷焊处理,助力五星红旗首次在月球独立展示;研发的30余种特种润滑密封材料成功应用于各种关键型号装备。

团队设立党总支,下辖三个党支部,按照“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将党建工作与科研同谋划、同布置、同推进、同考核。

团队认真学习陈绍澧、党鸿辛等研究所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报国为民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提振科技人员精气神。

针对工作特点,团队积极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团队成员牢记创新科技、报国为民的初心使命,勇攀科技高峰。

在对空间站太阳翼固体润滑薄膜材料的研制中,团队成员团结协作、集智攻关,夜以继日开展工作,连续两个春节均在实验室度过,最终提前完成攻关,为空间站相关运动机构中300余件零部件提供固体润滑处理。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彭加木突击队

彭加木突击队现有成员36人,共产党员占61%,党员模范带动作用强。

他们继承和弘扬彭加木、夏训诚等老一辈沙漠人的科学精神,从罗布泊到塔克拉玛干,从策勒流沙治理到沙漠绿色走廊建设,勇于解开沙漠之谜,持续创造治沙佳绩。

自上世纪60年代研究所成立以来,攻关团队薪火相传,三代治沙人扎根边疆,艰苦奋斗,接力为新疆沙漠化防治贡献青春。

进入新时代,突击队副队长李生宇研究员5年时间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创新防沙治沙新材料,攻克了强风沙地区公路沙害防治技术,并成功用于S214省道防沙实践;突击队副队长高鑫研究员,作为团队引进的留法人才,毅然扎根塔克拉玛干沙漠这片“沙丘博物馆”,组建了风沙地貌与风沙物理研究小组,产出丰硕成果,本人也成长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目前,彭加木突击队面向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新时代新疆防沙治沙的新格局,发现了沙丘发育及风沙致灾的新机制,创新了统筹防沙治沙与沙产业发展的新体系,并推动了中国荒漠化防治技术的应用和走出国门。

中国科学院大学

物理学本科教书育人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