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年7月29-30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在京举行,第一场圆桌论坛以“全球经济的复苏和中国的担当”为主题。 CCG理事长王辉耀主持论坛并致辞,多位重磅嘉宾围绕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方向,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维护全球供应链韧性、全球投融资合作等话题依次进行了发言和讨论。观察者网整理部分讨论内容,供读者参考。

芮泽、朱光耀、陈德铭:各国会出于担忧把产业链撤回本国吗?事实是……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芮泽(Martin Raiser)在圆桌论坛上发言 图片来源:CCG

芮泽(Martin Raiser,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

当前,大部分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都聚焦于资金缺口的问题,资金问题的探讨无疑是很有价值的,在这一点上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中国有充足的资金资源。

我愿意从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投入了如此多的资金,却仍然没有弥合资金缺口?我们为什么没有投资足够的资金到基础设施上?为什么对中国而言,基础设施是强劲的驱动力,对其他很多国家而言却并非如此?

我认为这可能与投资质量相关。我们要考虑到,这些国家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其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经济发展规律是不是能够真正回补这样一种投资?我们也要思考,是否将风险和其他的因素纳入了考虑范围?诸如,公共事业部门是否愿意承担这些风险,以及私营部门付出资金投入之后,是否能够做到资金回本等问题。

我们还要注意,在整个项目的规划过程中,是否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些问题都是过去40年里世界银行与中国合作项目的重中之重。今天,我们也已经看到,中国在过去的40年中充分承担了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在发展中不断优化其自身项目规划,最终的成果是,中国从自己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中大大获益。我们要把中国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其他国家。我们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期待加强基础设施领域投资。中国的投资机构和有志之士应该和我们携手一致,共同合作。我认为亚投行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范例。亚投行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了很多项目,与世界银行也开展了多项合作,但我们此前的共同合作是基于潜在的意识,我们还需要设立更完善的投资标准。

其次,这次会议之前,有人给我提了一个问题:中国对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的内部市场对于其他国家的增长是非常重要的驱动力。各个国家需要中国的产品,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而现在,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复苏也会成为其他国家复苏的重要驱动力。这种模式不断被复制,即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不例外。中国已经准备好了供应商品,而其他国家由于疫情的影响暂时无法接受进口部分中国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