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日本“日经亚洲”网站12月2日文章,原题:在美国寻求统一战线之际,中国促使欧洲发挥作用周四,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举行会谈。习近平在会谈中表示,中方期待欧盟成为中国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伙伴,共享中国超大市场机遇、制度型开放机遇、深化国际合作机遇。

习近平希望欧盟机构和成员国建立客观正确的对华认知,对华政策坚守和平共处,坚持互利共赢,超越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对立,超越制度对抗,反对各种形式的“新冷战”。他强调中欧之间没有根本战略分歧和冲突,表示中欧历史文化、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存在差异,双方在一些问题上看法不同很正常,应该以建设性态度保持沟通协商,关键是尊重彼此重大关切和核心利益,特别是尊重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不干涉对方内政,共同维护中欧关系的政治基础。

米歇尔表示,欧盟将与中国合作,共同推进欧中投资协定的进程。在经济方面,米歇尔鼓励在需要全球应对的问题上开展合作,例如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等。

同一天,法国总统马克龙前往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美国总统拜登自上任以来首次主持国事访问,华盛顿正在寻求巴黎支持以维持对中国的压力。马克龙计划于2023年年初访问中国。

欧盟和中国曾于2020年12月就欧中投资协定达成原则性一致,但后来欧盟因其他原因暂停该协定的进程。欧洲各国政府对中国收购重要基础设施和制造商带来的安全风险越来越警觉,并寻求减少对中国关键工业产品的依赖。

中国可能面临着与美国和日本摩擦日益加剧的问题,希望避免与欧洲决裂,正在设法缓和紧张局势。另外,中国雄厚的财力吸引了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寻求更多商机的欧洲公司。

11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中国后,中国宣布了一项从空中客车公司购买140架客机的协议,根据目录价格,这笔交易价值估计为170亿美元。

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何塞普·博雷利确认美国是“我们最重要的盟友”,但表示两国在中国问题上的立场不会总是相同。

面对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风险以及与俄罗斯乌克兰问题上的冲突,欧洲几乎没有动力与中国断绝关系。在贸易及投资等经济问题上,欧洲认定中国领导人政治立场稳固,相比拜登来说,是更容易谈判的伙伴。(作者津仓一野等,刘长煌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