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体育部在《新时代中国男子跳远项目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通过数据对比,指出中国顶尖跳远运动员在起跳速度和垂直速度并不逊色于国外名将的情况下,助跑速度,尤其是后三步上还有待提高。

这同样印证了兰迪的判断,对于已有多年经验的老将来说,起跳、腾空技术相对稳定,突破助跑速度是成绩提升的关键。

一流水准的复合型团队助力运动员

当然,以男子跳远运动员为代表的中国田径运动员所取得的成果,并非仅仅是请外教那么简单。国内教练、科技团队、后勤团队等等共同组成了运动员背后的“复合型团队”。

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田晓君曾指出,外教的到来,可以促进国内教练在训练理念、赛练结合思路等方面尽快向国际高水平靠拢,形成现在“内外竞争”、“多种竞争”的格局。

在开放的环境下,国内外教练在提升运动员水平的一致目标下良性竞争、相互合作,进一步激发团队活力。通过尝试、调整,运动员可以找到最合适的教练团队。

王嘉男创造历史,中国男子跳远是如何突破瓶颈的?

此外,兰迪还曾在采访中提到,科技是中国田径提高的另一把武器。“我只是2%的教练,我不是那个98%的(各种科技手段)教练。”此前大家从苏炳添的论文中得知,他科学训练的常用仪器设备,多达19种。

“2019年整个国家队都开始使用高科技辅助训练。即使是举杠铃也有高科技电子检测出运动员的有效做功区间。兰迪教练帮助联系运动专家,给运动员做三D模型。通过将运动员的跑动姿势输入电脑,对比最科学的模型跑动姿势,来发现运动员每个跑动瞬间的不科学的地方。模型能够显示出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这让我了解到,也许一个微妙的发力点的改变,就能带来速度的提升。”苏炳添说道。

《中国体育报 》指出,本届世锦赛王嘉男的背后还有一位重要角色,就是中方教练王国杰博士。他同时肩负体能、科研多项工作,很好地保障了王嘉男在比赛时可以正确理解兰迪的指导,保证后面的步点调整都非常精确。

“王嘉男在助跑和起跳衔接细节上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为他这次最后一跳的出色发挥打下了基础;备战时医疗团队和物理治疗师的帮助,能够保证王嘉男在提高训练强度的同时,不会担心伤病的问题。”王国杰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是说道。

他还通过数据分体,指出未来运动员的努力方向是变得更加稳定,“从目前来看,稳定性和转化成功率还并不是很高。但是最后一跳他确实是抓住了,也就是在比赛这种激烈的对抗情况下,他能够很好的自我调整,步点的调控也做得非常好。最后一跳也将平时训练中所要求的一些技术要领,都能够很好地融合,所以也跳出了8.36米的一个成绩。但是还是不够的稳定,这也是后续我们要努力发展和改进的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