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甲午反思称从甲午战争看晚清军事改革的失败(2)

解放军报 2014-08-11 08:14:05

甲午,清政府,东亚,军事改革,日本,军事篇-中日甲午战争120年祭

  实际上,清军的糟糕表现,真实地折射出晚清军事近代化改革的状况,是晚清军事近代化改革问题弊端的集中暴露。总结甲午战争清军惨败,必须从晚清军事近代化改革上找原因,对改革的内容和进程进行深刻的反思。

  晚清军事近代化改革在指导思想上存在严重的局限性

  晚清军事近代化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师夷长技”和“中体西用”论。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看到了近代西方军事上的强大源于技术上的先进,符合近代世界军事发展技术先导的大趋势。但这个思想又有严重的局限性,没有看到西方军事的强大是由于军事技术、军事思想和军事制度的整体领先,更没有看到近代世界军事发展是以技术进步为先导带动军事思想和军事体制革新的总体发展,是国家体制变革和综合国力增强的产物。

  清政府在确定军事近代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时,却完全接受了这样的思想,即认为鸦片战争以来,清军之所以在作战中屡屡失败,并非将领“不善治兵”,而是由于“无制胜之器”。因此,“今既知其取胜之资,即当穷其取胜之术”,将“练兵”、“制器”作为军事自强的核心内容。这就把晚清军事近代化改革主要框定在器物和技术层面。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张之洞进一步将之概括为八个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以从根本上讲,晚清军事近代化改革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们始终没有准确把握军事近代化的本质,又处处避免触犯“朝制”,因而不可能对军事体制、军事思想、军队建设实行根本性的变革。

狂踩
(20)
30.3%
点赞
(46)
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