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评论者指出,2023年10月17日是二战结束以来维续迄今的世界旧秩序崩解的一刻。那一天,巴勒斯坦加沙一教会医院被‘某一方’炸烂,造成数百平民包括儿童死亡。世界原有之秩序是建立在:一、道德;二、国际法;三、一个世界领导者之威信与领导力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三者,就随着那一天的医院滥炸同告灰飞烟灭。”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石齐平今日投书台媒如此写道。
文章说,以巴冲突,在某种程度与意义上,是中美在中东大博弈下的蝴蝶效应。准确地说,是今年上半年中国成功地促成了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和解复交,美国在承受巨大压力,采取反制后一系列事态演变的结果。
文章指出,中美的中东大棋盘,一早(大约在2000年之前)因为地缘战略、石油资源和石油美元等因素,美国势力基本覆盖了整个大棋盘,中国除了石油贸易外一无其他瓜葛,这个阶段中东基本“有美无中”;进入本世纪后,为了全球贸易和石油通道安全,中国开始经略中东,派出远洋舰队直抵东非索马利亚海域并入波斯湾,还在吉布提美军基地另一侧建中国军事基地,这个阶段“美在中入”;近十年来(2010年之后),美国页岩油开采成功,成为石油输出国,与中东形成竞争关系,石油美元也开始面对方兴未艾的“去美元化”挑战,唯一不变者是美以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除强化吉布提基地外,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东更成了带与路的交汇;2020年中国与伊朗签订“25年合作协议”,25年内,中对伊将投资4000亿美元;今年又促成互为世仇的沙国与伊朗和解复交,明显地,中东局势进入了“中升美降”新阶段,正是这样的新形势新压力,逼得美国不得不东施效颦,连下了两步后手棋,一手是提出了“印欧经济走廊”,想以此对冲“一带一路”;一手即积极斡旋促成以色列跟沙国和解,未料弄巧成拙,反而引发巴勒斯坦的哈马斯激进组织的强烈焦虑,对以色列突袭,造成重大伤亡,引爆了这次的以巴冲突。
文章称,眼下的中东几乎已乱成了一锅粥。美国支持以色列,却又怕以对巴强烈报复引发阿拉伯国家同仇敌忾,酿成新一轮以阿战争。美国同时面对了俄乌和以巴两个战场,据说连炸弹和炮弹都缺货告急,狼狈不堪,遂再也顾不得国家形象,在联合国安理会一年内动用两次一票否决权,否决了两个呼吁紧急停火的法案,不惜践踏人类最基本的道德价值与国际法。评论者认为,此即意味着“世界旧秩序”的宣告崩解,而其源头即为原本一向作为世界领导者美国的衰落与堕落。
与此对照,中国之所以能缔造外交奇迹,促成沙伊的和解复交,除了中国与中东的宗教、民族、地缘等各种历史纠葛全无包袱,能获得各方充分信任外,也与中国的国力强大,及中国的国家形象良好,处事公正、合理,受人尊敬有关;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中国还有充足的筹码,让一众国家认为接纳中国方案有莫大好处,除了伊朗的《中伊25年合作协定》外,沙国也能从中国得到建立新产业、新基建、新城市等各种协助。
文章最后认为,见微知著,中东的新秩序或许也意味着一种崭新的世界新秩序已在探索成形之中,这也极可能是中美的终极博弈。

不少评论者指出,2023年10月17日是二战结束以来维续迄今的世界旧秩序崩解的一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