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你。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2023年,中国股票的主要指数连续第三年出现负收益,导致许多全球基金放弃投资中国股票;

2023年在美国新上市的公司中,中国公司占近25%;

2024年最大的潜在IPO是一家来自中国的公司,它在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如果您的答案是以上全部,那么恭喜您。欢迎来到2024年中国IPO的混乱状态。

两个市场的故事

2023年伊始,市场预测人士做出了两个大胆的预测:

随着消费者在疫情紧缩三年后开始报复性消费,中国经济将回暖。

随着投资者和企业调整预期,以适应利率上升、估值相应降低的世界,IPO市场将开始复苏。

结果呢?水晶球也不过如此。

由于房地产价值下挫和就业前景黯淡,中国消费者不再大肆挥霍,而是转向低价购物。2023年初,中国股市短暂反弹后继续下挫,香港恒生指数全年下跌14%,连续第四年飘红。阿里巴巴和腾讯等昔日的市场宠儿继续在多年低点附近交易。

随着全球资金对中国概念股的嫌弃,香港证券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规模骤降至59亿美元,创下20年来最低。内地交易所的上市活动依然较为活跃,但是,由于监管机构在8月份收紧了IPO审批程序,以在股价下挫的情况下支撑投资者信心,上海证券交易所2023年的筹资额下降了49%。

在美国,华尔街希望半导体设计公司ARM控股和凉鞋制造商Birkenstock的高调IPO,能吸引其他一直在等待市场环境解冻的独角兽企业冒险进入公开市场。但是,在它们的股价最初出现动摇后,其他几家公司撤回或推迟了它们的上市计划。

根据文艺复兴资本公司的数据,去年美国证券交易所共进行了108次首次公开募股,共募集资金194亿美元。这比2022年的IPO荒有所改善,当时71次IPO仅募集到77亿美元。但是,对于华尔街的股票投资部门来说,这仍是不景气的一年。首次公开募股的平均回报率为2.5%,略呈正值,但与标准普尔500指数24%的涨幅或纳斯达克100指数55%的大涨相比,相去甚远。因此,IPO投资者承担了更多的风险,也做了更多的分析工作,却只获得了更少的回报。

去年,有25家中国公司在美国市场首次公开募股。在这些新上市的公司中,大多数都是2000万美元或以下的小规模交易,只有一家公司的IPO规模超过1亿美元。因此,这些新股的机构参与度极低,流通量稀少,可能会产生令人反胃的波动。上市的公司中没有一家拥有在中国以外广为人知的企业品牌。

新年试想:中国首次公开募股会在2024年卷土重来吗?

2024年卷土重来的理由

2024年会是中国IPO市场最终站稳脚跟的一年吗?除了香港和北京的投资银行家们的热切祈祷外,我们还有一些乐观的理由。

大公司纷纷上市

知名大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往往会带来溢出效应,而2024年正在筹备中的最大公司就是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快时尚巨头希音(Shein)。Shein每年推出150万款新设计的服装,并以超低价格直接运送给消费者,它已迅速超越了包括Zara和H&M在内的竞争对手,据说销售额超过了这两家公司的总和。该公司在Instagram上拥有3,100万粉丝,在TikTok上拥有880万粉丝,其用户发布的#sheinhaul帖子无处不在,有146亿条之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为社交媒体营销树立了标准。Shein于11月底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秘密提交了IPO申请,目标估值据传在600亿至900亿美元之间。

在迅速崛起的过程中,Shein也招致了不少争议。根据Temu提起的诉讼,从山寨设计、利用美国对低价商品的关税豁免,到对供应商采取"黑手党式恐吓"策略,各种指控不一而足。不过,Shein一直在积极寻求将自己重新定位为负责任的全球企业公民,包括培养年轻设计师和宣布可持续发展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已将公司总部迁至新加坡。一旦首次公开招股说明书公开,投资者就能判断该公司的增长轨迹是否足够吸引人,从而看清其中的一些不安。

投资者将关注的另一家公司是Zeekr,它是中国汽车巨头吉利旗下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吉利也拥有沃尔沃。Zeekr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公开申请,据说正在考虑在春节后的二月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该公司最近推出的新型007轿车引起了轰动,该车充电时间仅需15分钟,续航里程长达540英里,售价低于30,000美元。虽然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了残酷的价格竞争,但Zeekr是真正有机会进军国际市场的品牌之一。

新年试想:中国首次公开募股会在2024年卷土重来吗?

简化审批流程

2023年,中国首次要求希望在海外上市的公司获得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早期,公司和投资银行家们都很难理解审查流程将如何运作,以及中国证监会认为哪些公司适合上市。

近几个月来,监管机构的反应越来越积极,到2023年底,中国证监会共批准了72家公司在纽约或香港上市的申请。

有限的融资选择

中国企业在发展融资方面的选择极少。普华永道预测,除非市场出现大幅反弹,中国证监会可能会在2024年进一步削减上海和深圳的国内IPO审批。

自2021年以来,风险投资的融资额骤降了90%以上,2023年是自2010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拟议中的新规则可能会使2024年在国内发起新基金的工作更具挑战性。在这种环境下,半导体、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政府提倡的硬科技领域以外的公司,无论其前景多么光明,都可能难以获得国内资金。

基于上述原因,2024年可能是中国IPO开始重新吸引全球基金经理注意力的一年。不过,说到中国,预测最好还是用铅笔来写。

德鲁-伯恩斯坦2024年1月16日福布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