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中国大型作战平台的数量优势,美国军方在几个月前提出了一项“复制器计划”引发全世界哗然。为什么这么说呢?听起来非常给力,细想又非常泄气。美国这项计划是要大量列装无人作战平台,但是计划策划者就没想到中国才是无人作战平台最大的产业国吗?想和中国比质量,中美或者还有胜负手的不确定性,但是你与一个制造业第一的国家比武器数量,那不是找抽吗?

现在真相终于出来了。美国人大肆宣传的“复制器计划”是真的,但是根本不是为了批量购买无人作战平台,仅仅是要采用一种快速复制技术、快速采用和交付的流程。你没看错,美国人提出的这项技术只不过是为了建立一种全新的采购无人作战武器的机制。

美国宣传的“复制器计划”,不是为了无人作战平台,骗了全世界?

传统的武器采购,从提出需要,再到军工企业竞标,获胜者再按国会审批的结果执行合同,这个周边往往长达数年,甚至要十几年。而美国的“复制器计划”对无人机的采购流程,计划不能超过2年,最快可能只需要2个月就完成项目。美国国防部希望通过 “复制器计划”获得很多可以消耗的自主系统,比如自杀式无人机。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能现实快速采购这个目标吗?有可能,但是要看中国的脸色。

第一是美国国内缺乏生产无人机的工业基础,中国对零部件市场的控制权几乎是垄断性。只要中国不反对,美国人当然可以快速研制一款廉价无人机。

第二个障阻还是钱,也就是美国国会是否能够给“复制器计划”提供一大笔资金,而不是等着去批一个个小项目。

美国宣传的“复制器计划”,不是为了无人作战平台,骗了全世界?

第三是采购流程也要简化。美国计划成立一个小组,这个小组包括 来自国防部各个部门的服务和机构领导人,将专注于无人机系统的采购。

第三个挑战是这些无人机投入战斗的廉价程度和难易程度、可扩展性以及道德上赋予它们的自主性水平等问题。

有关“复制器计划”的战略,美国人实际上在讲一个可能发生的故事,因为这个项目本身没有预算,也没有预算权,仅仅是五角大楼众多创新项目中的一个,有可能得到国会的批准而获得资金投入,也可能随着陷入瘫痪。

“复制器计划”曾经被美国媒体吹成是美国追赶中国军舰作战平台数量优势的“王炸”,有其客观的现实需要,因为美国媒体似乎看到了一种飘渺的希望。所以不是美军骗了全世界,而是美国媒体的过度解决让美军的一个在采购无人机领域的小创新,就成了实实在在的大动用。

美国宣传的“复制器计划”,不是为了无人作战平台,骗了全世界?

现实会很残酷,因为中国几乎是控制着全世界绝大多数廉价无人机供应链,美国人军队不是说不会使用中国的零件吗?这个项目的推进似乎在挑战“不要脸”的新高度。

对中国来说,我们当然要控制一些可能威胁到中国利益的无人机配件的出口,其他的生意该做就做。真香定律最终将征服美军,而廉价无人机的大规模使用也在催促的五角大楼,美军在无人机采购流程上的创新将如何走,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