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执迷不悟,再次炒作“中国产能过剩”。没想到,中国还没出手,她先遭到了自己人的“背刺”。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更是揭开了美国的真面目。

一、耶伦惨遭自己人“背刺”

近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接受了美媒的采访。在采访中,耶伦老调重弹,再次炒作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论”,指责中国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等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然而,主持人不仅没有配合耶伦,反而向她抛出一个非常犀利的问题:有没有一种可能,美国只是在这些领域被中国打败了?

这一问显然问到了美方的痛处,耶伦只能用“中国企业获得了政府的大量补贴,使得竞争环境变得不公平”这样的“标准答案”来搪塞,妄图蒙混过关。

耶伦再炒“中国产能过剩”,遭自己人背刺,华春莹扯下美国遮羞布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主持人自然不会相信,这个漏洞百出的说法。因此,他继续向耶伦发问,难道中国政府的补贴比美国芯片法案和《通胀消减法案》提供的补贴还要多吗?要知道,拜登政府为此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被逼到墙角的耶伦,只好承认了美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等领域提供补贴的事实。

但她辩解称,美国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保证国家安全,还是为了保障供应链的复原力。同时,给美国民众创造就业机会。

显然,耶伦这番话不过是美国的遮羞布。

当然了,中国也没客气,直接扯下了这块遮羞布。

二、华春莹扯下美国遮羞布

针对耶伦的有关言论,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公开发文,揭露美国的真面目。

华春莹把耶伦的话“翻译”了一下:美国可以通过发放补贴的方式支持本国工业,因为这是战略性的。但是,当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这样做时,那就是不公平竞争。

这就是典型的美式双标。

耶伦再炒“中国产能过剩”,遭自己人背刺,华春莹扯下美国遮羞布

(华春莹帖文截图)

事实上,美国在这方面可谓是惯犯。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动不动就指责别国政府没有给国民提供自由民主的社会环境。然而,等到美国高校掀起反以浪潮时,拜登政府却不惜动用警力予以镇压。这显然与它一直宣扬的“民主”“自由”背道而驰。

为了掩盖自己的双标,美国甚至会编造一些极其荒谬的借口。

就拿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来说吧。在电动汽车等新兴技术领域,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产能过剩”。相反,全球正面临着产能不足。

而美方的指责,显然违背了“比较优势”,这一早就被反复证实的经济学基本原理。

如此浅显的道理,拜登政府怎么可能不知道?

美国明知这一点,却非要给中国扣上“产能过剩”的帽子。

这充分说明,美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真实目的在于遏制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当然了,这并不奇怪。

毕竟,在美国眼里,中国的快速发展,给美国的霸权地位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当惯了老大的美国,自然不想轻易失去霸权。

再加上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大打中国牌、刻意地塑造对华强硬形象,无疑是拜登等美国政客骗取选票的惯用伎俩。

耶伦再炒“中国产能过剩”,遭自己人背刺,华春莹扯下美国遮羞布

(美国想遏制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不过,他们的如意算盘恐怕要落空了。美国抹黑、打压中国正常发展的图谋,注定不会成功,甚至还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三、美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美媒近期发布的一篇专栏文章,揭开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该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车企正在陷入绝境。

而导致这一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美国政府的关税保护,给美国车企提供了“相对舒适”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他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与中国车企进行激烈竞争。

毕竟,27.5%的高额关税,足以将中国电动汽车挡在美国市场之外。而且,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政府正打算把这项关税提高到102.5%。

不过,美国车企也不要忘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将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那就是逐渐丧失与中国车企竞争的勇气与能力。

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该文章列举了一系列证据:

福特公司宣布消减电动汽车支出计划,其总额高达120亿美元。

曾立志达到“全球每5辆汽车中就有1辆通用电动汽车”的通用公司,连续2年未能达到目标。去年,通用的电动汽车销售量不足7.6万辆。而全球汽车销量高达1400万辆。

就连著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也面临着营收情况不乐观的困境,不得不裁员自救。

耶伦再炒“中国产能过剩”,遭自己人背刺,华春莹扯下美国遮羞布

(美国车企陷入困局)

事实上,被关税“回旋镖”击中的,何止美国本土车企?

美国普通民众也深受其害。

要知道,最终为美国政府加征关税买单的,不是中国车企,而是美国消费者。

他们本来有可能买到物美价廉的电动汽车,但美国政府的错误决定,让他们的愿望落空了。

而这显然与拜登此前的承诺相反。当时,拜登信誓旦旦地宣称,“美国民众赢了”。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国民众将成为输家。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恐怕要好好想想,接下来到底该怎么走,是继续对中国举起关税大棒?还是重回公平竞争的正轨?前者注定是走不通的绝路,而后者则是光明大道。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