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英国《自然》杂志8月9日文章,原题: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对全球研究意味着什么 几十年来,中国的科学生产力一直在上升,如今,中国已经达到一个新里程碑。2022年,该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自然指数贡献份额分值最高的国家。

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员卡罗琳·瓦格纳表示,从过去几年的数据趋势来看,自然指数的国家排名变化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一成就仍然值得关注。她说,中国人在改革开放后仅仅45年的时间里就建立了一个世界级的科学体系,确实令人惊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教授哈米什·科茨表示,过去7年中国成为科学超级大国的历程凸显“其创新生态系统的力量”。

卡罗琳表示,很多人都认为中国靠模仿来生产大量论文,但与这种普遍看法相反,来自中国的论文往往彰显高水平的创新。在2020年卡罗琳的一项研究中,通过分析引用其他学科期刊论文的百分比,以此衡量是否越来越多的创造性研究正试图跨越学科界限。分析发现,论文至少有一名中国合著者,会比其他论文更有可能跨学科。卡罗琳说,“他们的研究不仅质量高,而且有创新。”哈米什认为,中国的研究水平仍然被低估。他说,在西方大学里,“很多人与中国或亚洲的高等教育接触短暂或浅显,尚未认识到正在发生的转变”。

支撑中国科学研究的资源也是巨大的。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2.44%,创历史新高。卡罗琳说,中国的排名可能使西方产生加大科学投资的紧迫感。但正如她解释的那样,排名让人产生了一种“赛马”的心态,忽视了国际研究与合作的点点滴滴。“对科学没有真正了解的议员可能会说,我们需要花更多的钱,因为我们落后了。”

在卡罗琳看来,将国家进行比较的任何简单化方法都忽略了全球科学相互依赖和合作的更大图景。在这一点上,她强调与中国研究人员在国际研究上进行频繁合作。

不过,有迹象表明,这种合作关系正变得越来越不常见。据《自然》杂志报道,中美合著论文数量在2021年首次下降。澳大利亚“学者联盟”2021年针对自然指数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许多中国研究人员正在回国。还有迹象表明,首选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有所减少。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丹尼斯·西蒙说,“这些数据有理由让我们感到担忧,但并不是担忧中国正迎头赶上,而是在解决世界科技关键问题方面,西方可能错过能够产生积极协同效应的专业知识。正是中国人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智力贡献,给世界带来更大希望。”(作者克里斯·伍尔斯顿,陈欣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