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寻求支持,美国不应,以色列只能“转向”中国
以色列时报透露,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已敲定访华行程,将于7月份踏足中国。应是美国不许诺进一步支持以色列,以色列正寻求中国的“帮助”。美国的盟友舍近求远,向中国“靠拢”,既在预期之内,又在意料之外。
预期之内:以色列内政不稳,尤其今年3月份强行推广所谓的司法改革,导致国内时不时爆发反政府浪潮。此外沙特和以色列的和解,让以色列的地缘形势极度恶化。以色列担心自己成为阿拉伯国家集中对付的靶标,因此其急切盼望美国伸出援手。
奈何美国力有不逮,准确的说美国将主要兵力调往亚太,美国在中东已不具备兵力、装备、火力优势。以色列作为美国支持的对象,深知此举造成的严重后果。向拜登政府发出求救信号,是应时之举。可惜的是美国从不回应,至少短期不会再与以色列有过密接触。
意料之外:中国或主导地区形势。沙伊握手言和表明,中国是有能力让对立方坐在一起的,中方愿意为地区和国际局势的稳定贡献绵薄之力。以色列若想保住现有地盘,不再被敌对势力袭扰,须获得中国的助力,只不过未与拜登提前声明,多少有些背叛盟友的意思。
现在就看拜登作何反应了,我们或许理解这是以色列为引起美国注意,故意制造的地区热点事件之一。小国想要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实属不易,须尽可能的做到左右逢源,不偏向任何一方。鉴于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以色列有动机在中美之间维持平衡。
应当看到,美国一方独大的时代已然终结,中美进入了全面竞争的新阶段。对于以色列,中方仍秉承友好交往的姿态。来者皆是客,只要不侵害中国的利益,中方必然笑脸相迎,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和礼遇。
相反如美国这般,一方面在南海、台海等中国核心利益上制造麻烦,另一反面又要求和中国展开平等对话,北京自然不会给前者好脸色看。我想既然以色列决定了访问中国,已经将所有的关系梳理得明明白白。
以色列虽为美国的盟友,但更多倾向于形式上,而非将所有的资源都用于美国的全球战略,这将成为日后美以交往的常态。
现在就看中方如何“提点”以色列了。或许让以色列不再对外扩张,不再对巴勒斯坦人进行镇压,不再对周边国家咄咄逼人,符合所有人的利益。至于美以是否因此发生龌龊,这便不是中方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内塔尼亚胡寻求支持,美国不应,以色列只能转向中国内塔尼亚胡寻求支持,美国不应,以色列只能转向中国内塔尼亚胡寻求支持,美国不应,以色列只能转向中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