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主动大调整,俄罗斯学会适应中国节奏,远东大铁路不能再拖。

中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双边贸易额逐年增加,使得普京政府下定决心,尽早进行新的铁路升级规划,提前解决内部问题,清除阻碍中俄经贸合作的障碍。

普京主动大调整,俄罗斯学会适应中国节奏,远东大铁路不能再拖

【俄罗斯方面围绕两条关键交通大动脉的建设问题召开了会议】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日前,俄第一副总理别洛乌索夫主持召开了一场俄政府交通、能源等部门人士、地方政府官员、俄铁以及部分工商业界代表共同参加的多部门联席会议,商讨连接俄罗斯东西部的铁路大动脉,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和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第三阶段建设问题,并批准了相关的建设计划。

从俄媒的报道看,俄政府与工商业界现在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贝-阿铁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开发建设,不光关乎俄罗斯东西方的物资运输,也关乎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的内部运输体系建设,是必须要优先建设的关键项目。

俄政府和俄铁的目标是到今年年底时,确保这两条铁路线的年货物运输量能够达到1.8亿吨,正式实现第二阶段建设目标。

在第三阶段的现代化建设开始后,这两条铁路的运输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时,年运输能力将达到2.1亿吨,到2032年则将达到2.7亿吨。

普京主动大调整,俄罗斯学会适应中国节奏,远东大铁路不能再拖

【红色为西伯利亚大铁路,绿色为贝-阿铁路,橙色为阿穆尔-雅库茨克铁路】

需要说明的是,对贝-阿铁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进行现代化改造,进一步提升东西方运输能力,并且以这两条主干道为基础,在俄中东部地区构建更加完善的铁路运输体系,其实是俄罗斯政府早就定下的既定战略。

在约10年之前,这两条铁路的第一阶段升级建设计划就已经启动,第二阶段建设也在2021年开始。

去年12月,俄总统普京亲自作出指示,要求相关部门不能等到2024年年底,第二阶段建设结束,再开始第三阶段建设规划,而是要提前开始准备工作,尽早确定建设目标,并拿出一些具体计划。普京当时还强调,铁路的建设计划必须与海港运输、能源生产、边境口岸发展等领域对接。

普京主动大调整,俄罗斯学会适应中国节奏,远东大铁路不能再拖

【去年12月,普京就西伯利亚大铁路与贝-阿铁路建设问题作出指示】

普京政府如此积极地推动这两条铁路的升级,与俄方战略调整加速,引出了的内部问题有关。

大家都知道,由于俄罗斯人口主要集中在靠近欧洲,经济较为发达,基础条件较好的西部地区等原因,俄政府虽然提出了远东开发战略,但都在事实上,更加重视与欧洲的联系。贝-阿铁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部分第一阶段建设项目,没能按期完工,就体现出了这一点。

可在俄乌冲突持续2年多后,俄罗斯与欧洲多数国家的关系,已经跌至谷底,经济联系也基本断绝,仅有塞尔维亚等少数国家,与俄方保持着较好的双边关系。

即便是在今明两年,俄乌双方能够在国际社会斡旋下停火,俄欧关系也很难在几年,乃至十几年内恢复到战前水平。

莫斯科必须尽快完成经济结构调整,与其他贸易伙伴进一步深化合作,确保以能源等大宗商品出口为基础的俄罗斯经济不会因为战争而彻底崩盘,并从海外采购俄方自身短缺的各类物资。

普京主动大调整,俄罗斯学会适应中国节奏,远东大铁路不能再拖

【中欧班列部分线路要经过俄罗斯】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普京政府能够选择的发力方向,只有2个,即向东或者向南。

在向南方向上,俄方正在积极构建国际南北运输走廊,但这条走廊要经过多个国家,正式建成需要时间,且中亚、波斯湾地区的产业结构与俄罗斯相似,就算是打通了这条通道,也无法满足俄方的外贸需求。

印度虽然能够吃下大量俄罗斯能源,但印度的制造业产能,不足以为俄方提供足够的制造业产品。

再加上西方制裁下,俄罗斯与印度等国在支付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中东安全局势恶化,给走廊建设带来的隐患,这条经济走廊暂时还无法发挥决定性作用,帮助俄方解决问题。

所以,积极强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就成为了普京政府必须要做的事情。中俄经贸联系也确实越来越密切,年度双边贸易额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俄罗斯的大宗商品,满足了中国对于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中国出产的汽车、机床、电子产品等制造业产品,帮助俄政府确保了国内商品供应的充足。

普京主动大调整,俄罗斯学会适应中国节奏,远东大铁路不能再拖

【从中国运到俄远东港口的汽车,需要经过铁路或公路转运】

但在这一过程中,俄方远东基建准备不足,现有物流系统无法满足运输需求的问题也越发明显。在过去两年之中,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大量货物堆在货场无法及时运走、货运汽车在边境口岸排起长队、货轮在港口外等待多日才能够进港卸货的情况。而这些问题又多多少少,与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铁路运力不足有关。

所以说,俄罗斯政府现在积极强化贝-阿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建设,就是在亡羊补牢的基础上,主动向前迈出了新的一步,为未来进一步强化运输体系,确保中俄双边贸易量的长期增长打下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俄方自然不会是孤军奋战,只要俄铁等部门正式提出需求,中国也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为俄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