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此前的节目中,我们判断巴基斯坦正在引进歼-35的消息不太可靠,主要原因是巴铁面临的财政压力。然而,相对权威的《简氏新闻》最新报道称,巴基斯坦政府高级官员透露,首批歼-35战机将在未来几个月陆续抵达,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已在中国接受相关培训。《简氏防务周刊》此前报道,巴基斯坦正就采购30至40架歼-35进行谈判,具体数量虽未最终确认。

歼-35作为第五代隐形战斗机,具备先进的雷达隐身性能和多用途作战能力。如果,真如巴官员所说,配套引进射程高达400公里的PL-17空对空导弹,将对印度形成更大的空中优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在今年5月7日至10日与印度的冲突后迅速推进歼-35采购,显示出其急于增强战略威慑力的意图。如果这是真的,巴基斯坦就会成为首个拥有隐形战斗机的穆斯林国家。这不仅提升其在伊斯兰世界的军事声望,还可能增强其国际影响力。例如,巴基斯坦可能通过军事外交向中东国家展示歼-35,吸引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的兴趣,从而拓展地缘政治和经济合作。这种“隐形红利”将进一步巩固巴基斯坦在区域和全球事务中的地位。

对印度而言,巴基斯坦引进歼-35无疑是一场迫在眉睫的战略危机。首先,印度空军的现役主力战机,如苏-30MKI和阵风,均为第3代或3.5代战机,缺乏隐形能力。面对歼-35的雷达隐身和PL-17导弹的超远射程,印度空军在空战中的生存能力和打击效率将显著下降。尤其是在边境高强度对抗场景下,歼-35可能使印度战机在雷达探测和交战距离上处于劣势。

其次,印度在隐形战机领域的落后加剧了其战略困境。印度正在研发的国产第五代战机AMCA(先进中型战斗机)仍处于早期阶段,预计2035年前难以服役。这意味着在未来10-20年内,印度空军将完全缺乏与歼-35抗衡的隐形战机。这种技术差距可能迫使印度加速采购国外先进战机,但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国际谈判将进一步挤压其国防预算。近年来,印度在边境基础设施和海军现代化上投入巨大,空军现代化相对滞后,歼-35的到来可能迫使印度重新调整资源分配,增加财政压力。

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巴基斯坦的军事崛起可能削弱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霸主地位。印度长期以来将自己定位为区域领导者,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竞争是其地缘战略的核心。然而,歼-35的引进可能使巴基斯坦在空中力量上反超印度,进而影响印度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例如,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国可能重新评估与印度的军事合作,转而寻求与巴基斯坦或中国的更密切联系。长期来看,印度可能在南亚逐渐边缘化,失去区域军事强国的光环。

尽管巴基斯坦高调宣布引进歼-35,但这一过程可能存在不确定性。首先,官员未透露协议的签署日期和具体条款,采购规模(30至40架)也仅为初步谈判数字。这可能表明双方仍在协商细节,或交付过程将较为缓慢。歼-35作为一款尚未在中国空军大规模列装的战机,其生产能力和交付节奏可能受到限制。巴基斯坦的公开表态可能部分是为了制造舆论效果,向印度施加心理压力,同时向国内民众展示其军事现代化的成就。

对中国而言,歼-35的出口是军工产业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作为中国首款出口型隐形战机,歼-35的成功交付将显著提升中国在全球军火市场的竞争力。深化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合作符合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目标,有助于在中亚和南亚地区构建更紧密的地缘政治网络。然而,中国在歼-35尚未大规模列装的情况下优先出口,印度可能将此视为中国对其的直接战略遏制。所以,我们应该也是做出权衡之后才会推进相关的合作。



原文: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14133455316304410/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