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到底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富士康退出印度半导体投资这件事,其实这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因为这里面看起来,是大型制造企业和印度的招商引资问题,但实际上,还有个更大的问题,就是美国推动的产业链转移,到底有没有必要?
富士康去印度搞半导体投资,首先是想着去拿印度的百亿美元芯片补贴,而印度是配合美国的产业链转移战略,画了一个百亿补贴的大饼,从美国的角度看,他们都只不过是美国战略选择的棋子。美国推动产业链重组和转移,他们就配合执行,美国要是放弃这一战略,他们的投入就会打了水漂。
所以这里面必然就带来三个个问题,美国的决心到底有多大,美国的能力又有多大,以及美国能花多少钱干这件事?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决定了全球产业链,是否真的会进行重组和转移。
对于一个大型跨国企业来说,要参与产业链转移,要考虑的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风险,不转移的风险是否会大于转移的风险,转移之后的收益又是否能覆盖转移的成本?
美国公开推动这个事,应该说已经有五年了,特朗普时期叫制造业回流,拜登时期是产业链转移,前几年叫脱钩,现在改口叫去风险,本质其实都差不多,实际是想全球产业链去中国化,但是这就带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去中国化的原因,到底是因为风险在中国,还是因为风险在美国?
这个问题就有点不好回答了,因为美国很难自圆其说。五年以来,美国一直在向全世界强调一点,就是风险在中国,然而五年以来,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全球占比,却在不断提升,我们与全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规模在进一步提升,甚至包括了美国在内,也就是说事实上这五年以来,包括了疫情期间,我们与全世界的产业链分工合作,并没有体现美国所谓的那些风险,反而展现了我们的稳定性。
那么疑问自然就来了,五年以来的事实和结果证明,既然风险不在我们这边,如果真的有风险的话,那就只可能是在美国那边。
回头看五年以来美国的表现,加征关税,推动脱钩,发起制裁,制造危机,这似乎更能体现,风险就是在美国的事实。美国的这种想法一日不变,风险就一日不除。再仔细审视现在的全球经贸合作环境,甚至可以说,美国就是全球最大的风险因子,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风险到底是在美国 还是在中国?富士康退出印度半导体投资这件事 其实这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风险到底是在美国 还是在中国?富士康退出印度半导体投资这件事 其实这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