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巴西、澳大利亚谷物需求看涨

中国为反制美国提高中国输美产品关税而采取的对美国农产品加征新关税的行动将会对全球贸易流动产生重大影响,促使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农产品进口国转向南美洲、欧洲和太平洋国家采购更多的肉类、奶制品和谷物。

据路透社 3 月 5 日周三报道,行业官员和分析师表示,随着美中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日趋激烈,世界主要大豆供应国巴西、最大的小麦出口国澳大利亚和主要猪肉产地欧洲对中国的出口可望大幅度增加。

周二,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再次提高 10% 的决定生效之后,中国方面迅速采取反制行动,宣布对价值 210 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进口关税分别提高 10% 和 15%。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已经两次将中国进口产品关税上调 10%,合计 20%。与之前已有的 25% 的关税叠加,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达到 45%。

路透社引用荷兰合作银行驻香港农业高级分析师潘陈军的话说,"中国对美国商品征收进口关税后,(全球)贸易路线将会改变"。

"受影响的主要产品是猪内脏和鸡爪。对于猪肉,无论是瘦肉还是内脏,中国将从巴西、西班牙、荷兰和其他欧盟国家获得更多供应",潘陈军说。

中国是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2024 年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总值达 292.5 亿美元。金额如此庞大的农产品流向的任何改变都可能为竞争对手创造巨大的机会。

在特朗普总统第一任期内爆发的美中贸易战促使中国降低对美国农产品的依赖程度。目前看来,这一趋势将会继续下去。

巴西、澳大利亚谷物需求看涨

尽管自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世界第一大买家中国减少了对美国油籽的依赖,但美国出口大豆约有一半销往中国。

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新的关税意味着它对巴西和阿根廷的依赖将会大幅度增加。

悉尼联邦银行分析师丹尼斯·沃兹内森斯基表示,"从大豆的角度来看,南美供应商可能会受益。其他油籽供应商,如油菜籽,也可能会从中受益"。

中国约三分之二的高粱进口还需要依赖美国,北京对动物饲料谷物征收的 10% 关税可能会给澳大利亚农民带来一些好处。

澳大利亚农作物预报员分析师罗德·贝克对路透社说,"高粱将是明显的赢家。大麦也可能会从中受益","澳大利亚今年的收成相当好"。

尽管中国近几个月国内供应充足而减少了小麦进口,但中国如果对美国小麦加征更高的关税,这无疑会给澳大利亚供应商提供更多的机会。

丹麦盛宝银行(Saxo Bank)商品策略主管奥莱·汉森表示,"从定价角度来看,这种情况发生在对美国玉米价格非常糟糕的时机,美国玉米价格已经受到来自对冲基金的抛售压力,这些基金在过去几个月里持续加大了对玉米价格上涨的押注"。

"这将继续增加中国对巴西玉米和大豆的依赖,给即将在未来几周内做出春播决定的美国农民带来巨大的压力",汉森说。

来源:路透社

原文: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1825839209894912/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