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中国正在加速半导体自给自足,韩国受到打击不可避免!
11月16日,韩国媒体《Edaily》发表文章称,有预测称,中国受到美国扩大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的打击,将积极推进半导体制造设备的自给自足。在这种情况下,与中国半导体存在竞争关系的韩国半导体制造设备企业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打击。 
近日,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所(KIEP)在题为《美国扩大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的影响和启示》的报告中对此做出了预测。
报告称,美国工业和安全局上月17日发布了扩大对华现有半导体出口的安全措施。此次措施扩大了原出口管制主要组成部分的尖端半导体制造相关产品、尖端计算相关半导体制裁,并在黑名单中增加了13家人工智能(AI)半导体中国企业。
美国此举的目的在于阻止中国试图绕过现有出口管制。中国一直在通过云服务来应对美国的出口管制,使用行业为应对出口管制措施而发布的出口管制线以下的半导体,在监控网络之外建立半导体制造基地,并促进半导体的自给自足。归根结底,是因为现有出口管制措施限制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竞争力及AI研究水平的提高。
事实上,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也表示,“更新后的法规将加强出口管制的有效性,并阻止规避我们法规的行为。”
报告认为,扩大出口管制将对快速增长的中国AI产业造成打击。中国曾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目标是本国在2030年实现AI理论、技术和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些中国公司拥有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相关专利数量已经可以与全球公司相媲美。
不过,鉴于受出口管制的AI半导体用于在庞大的数据中心通过机器学习训练AI模型,且机器学习领域在中国AI产业中占比较高,此次扩大出口管制的措施很可能导致中国开发新AI模型的动力丧失,并有可能使中国的AI产业规模萎缩。
因此预计中国将积极追求半导体制造设备的自给自足。实际上,中国即将推出规模约400亿美元的第三期大基金,以提升制造设备竞争力,这是芯片制造商的短板。此外,中国的AI半导体准入受阻,中国的中芯国际成为唯一一家有能力代工生产的企业,让中芯国际轻松垄断中国AI市场。由于美国等国家的半导体设计产业无法进入中国,中国半导体设计产业的竞争力可能会进一步增强。
报告预测,目前在中国运营半导体制造工厂的韩国企业受到的影响有限。因为美国将相关企业重新列为“经验证的最终用户(VEU)”,无限期推迟了韩国的中国半导体工厂的美国设备出口管制。
但同时强调,由于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技术的提高,今后可能会对韩国半导体设备公司的增长构成威胁,因此需要先发制人地做好准备。曾被指为中国弱点的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通过中国政府的支援,国产化率正在上升,中国的北方华创等也在蚀刻或沉积领域迅速获得技术力量。这会对与中国设备存在竞争关系的韩国半导体制造设备企业构成威胁。
报告还指出,美国对高性能AI运算所需的HBM半导体的警戒心也需要注意。韩国存储器业界领先HBM领域,可以说是AI半导体制作的必备要素,从这一点来看,如果此次出口管制措施导致中国AI半导体市场萎缩,韩国也将受到影响。

韩媒:中国正在加速半导体自给自足,韩国受到打击不可避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