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全球数据中心的建设迎来高潮,但由此带来的能耗等问题也让各国头疼。法国《国际信使报》12月5日注意到,中国已在海南岛附近35米深的海底完成“海底数据舱”的安装工作,未来这里将建成全球第一座海底数据中心。

法媒关注中国建设全球首座海底数据中心

“海底数据舱”正在吊装下水。 (视觉中国)

公开报道称,11月24日,重达1300吨的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在海南陵水下水安装。安装调试成功后,全球首座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将全面竣工。据介绍,此次安装的海底数据舱,不仅能存储数据,更是一个海底的“超级计算机”。

法国metatrone网站称,该海底数据中心计划安放100个数据舱模块,每个模块安放过程约3小时。全部完成后,每个模块都能提供相当于6万台计算机并网工作的算力。该中心使用电缆将模块连接到岸上监测站,监测站设有配电和网络设备等子系统。工作人员可以从这里观察模块并使用水下监控系统确保一切正常工作。

报道提到,最早提出海底数据中心概念的是美国微软公司。2014年微软提出Natick海底数据中心构想,并于2015年在美国加州海岸进行第一次测试,随后于2018年在苏格兰海岸附近开始测试第一座实验性海底数据中心。该测试于2020年结束,当时微软宣称,海底数据中心的可靠性比陆上同类设施高8倍。但《国际信使报》称,微软此后并无后续行动。《环球时报》记者此前采访时了解到,中国采用了与微软不同的技术路线,将数据中心建在了海南陵水近海海底,这里水温高、环境复杂,施工技术难度更大,但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商业化应用。

为什么要把数据中心设置在水下?《国际信使报》援引专业网站《科学警报》的报道称,首要考虑是可依靠海水散热,进而可以节省大量电力。资深IT事务评论员扎法尼认为,海底数据中心的另一个优势是无须消耗大量淡水用于冷却。而且将数据中心设置在海底,能更方便地提供无尘、无氧环境,有助于保护电子元件并减少系统故障。

据介绍,相较于同等规模的陆地传统数据中心,这座海底数据中心每年能节省用电总量1.22亿千瓦时、节省建设用地面积6.8万平方米、节省淡水10.5万吨。海底数据中心作为一种新型数据中心系统,具有绿色低碳、安全可靠、节约土地和淡水资源等优势,且易于与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融合。海南海底数据中心海南示范开发项目总经理蒲定透露,“海底数据中心意味着把各种IT硬件设施直接放进大海里。如何做好密封、防腐工作,同时还能保证电力安全运营,这些都是巨大的技术挑战。”海南海底数据中心为此专门制定了一套操作规程,先后攻克可回收水下泵模块设计、超大直径封头法兰水下密封安全性等技术难题。此外,海底数据中心的建设还考虑了极端自然灾害的防御,包括地震、海啸以及台风所引发的海浪冲击。蒲定表示,中国的海底数据中心是按照100年和500年一遇重大海底自然灾害所设计的,保证在几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下,海底数据中心仍可稳定运行。(陶短房 倪 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