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者:好猫卡

回答时间:06月25日

俄罗斯联邦下属的各联邦主体(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被称为总统,但他们仍需遵从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的命令,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俄罗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政体制度。俄罗斯联邦政府掌握着对各联邦主体广泛的权力,包括军事、对外政策等关键权力。各联邦主体的权力受到中央政府的严格制约。

2. 普京掌握实权,各联邦主体领导人大多由其任命。各联邦主体的最高领导人的产生,实际上受到普京和中央政府的控制与影响,他们难以真正对抗普京的权威。

3. 经济上依赖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各联邦主体的财政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赖联邦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所以他们需要忠于普京和中央政府。

4. 普京高度强化对政治反对派的打压。普京采取高压政策打击任何政治异议与反对声音。各联邦主体领导人也需要在此框架下表现对普京的忠诚,否则会受到边缘化或排除的风险。

5. 军事力量掌握在普京手中。普京直接控制着俄罗斯联邦的军队,地方上的武装力量也难以对抗联邦军队。这使各联邦主体领导人难以真正挑战普京的权威。

俄罗斯联邦实行高度中央集权,普京掌握着政治、经济与军事等方面的实权,各联邦主体的权力和自主性受到严格制约。他们的领导人产生也受制于普京,难以真正对抗普京,所以只能服从普京的命令。这是俄罗斯政治体制下的必然结果。

回答者:千佛山车神

回答时间:2019年06月04日

虽然俄罗斯和美国一直是一对欢喜冤家,但是在国家政体上俄罗斯与美国都是一样,两个国家都是联邦制国家。美国由50个“州”组成,其英文“state”就有国家的意思,说白了美国就是由50个小国家组成的。

与美国一样,俄罗斯也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其全称叫“俄罗斯联邦”。既然是联邦,就肯定是由许多国家组合而成的。

目前俄罗斯由83个联邦主体,其中由2个联邦直辖市:莫斯科、圣彼得堡

4个自治区:涅涅茨自治区、汉特—曼西自治区、楚科奇自治区、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

21个自治共和国:阿迪格共和国、阿尔泰共和国、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卡累利阿共和国、科米共和国、马里埃尔共和国、莫尔多瓦共和国、萨哈共和国、北奥塞梯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图瓦共和国、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哈卡斯共和国、车臣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

除了上述地区外,俄罗斯还有46个州、9个边疆区和一个自治州。在这其中,自治共和国的权力是最大的。 (俄罗斯境内的21个自治共和国)

自治共和国起源于苏联时期,当时苏联政府为了表示自己与帝俄时代的不同,成立了许多民族自治共和国和加盟共和国。

相比之下,加盟共和国的地位是最高的,截止到二战结束,苏联共计确认了15个加盟共和国。其中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甚至在联合国大会中都有自己的席位。

而自治共和国的地位就不及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只是加盟共和国内部的行政单位,没有自己的主权。

1991年,苏联解体,15个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其中俄罗斯联邦作为苏联的主体,在法律上继承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俄罗斯独立之后,它旗下的这些自治共和国也想独立,对此叶利钦的办法是安抚。俄中央政府答应给予这些自治共和国巨大的权力,允许自治共和国的元首叫总统,允许其中一些自治共和国保留军队,甚至同意自治共和国制定自己的宪法,这些自治共和国俨然成为国中之国。 (鞑靼斯坦共和国总统明尼哈诺夫)

不过即便是中央政府作出了巨大的妥协,可还是有一些自治共和国坚持独立,例如车臣。

由于历史原因,车臣人对莫斯科十分敌视,在苏联解体后,车臣独立运动领导人杜达耶夫就自任为车臣共和国总统并宣布车臣独立。为此叶利钦曾多次与杜达耶夫进行谈判,试图说服车臣取消独立,但是都被杜达耶夫拒绝了。于是在1994年12月11日,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

第一次车臣战争前后共经历了近两年时间,最后以俄军的失败告终,车臣获得了非正式的独立。车臣的胜利在俄罗斯国内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当时的各个自治共和国都开始蠢蠢欲动,试图谋求独立。

直到普京上台之后,俄罗斯中央政府才开始逐渐收回地方权力。普京在担任总统后先是打赢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用武力威慑了国内的分裂势力。紧接着,普京又将全国分为七个联邦管区(后增加至八个),联邦管区地位凌驾于其境内的所有州、自治州、自治共和国,相当于矮化了自治共和国的地位。同时联邦管区的最高长官由俄罗斯总统直接任命,以此加强了俄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俄罗斯八大联邦管区)

除此以外,普京还改革了俄罗斯杜马议会,将各自治共和国总统踢出杜马上院,使得各自治共和国无力再干预中央决策。并且普京还要求各自治共和国的宪法不得与中央宪法相违背,否则

在经过了这一系列的削藩政策之后,俄罗斯国内自治共和国的权力大衰。到2015年普京宣布取消各自治共和国首脑的“总统”称谓,试图彻底将自治共和国矮化为普通自治单位。

不过普京的做法遭到了包括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在内的许多人的反对,叶利钦认为普京政策是俄罗斯民主的倒退。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现在的还有部分自治共和国首脑依旧还使用总统称谓,这些总统在本国内部的权力依然是非常大。例如现在的车臣共和国总统卡德罗夫,他在车臣就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卡德罗夫)

但是目前经过普京的一系列改革,各自治共和国已经无力与中央政府抗衡了。虽然大家都叫总统,但是自治共和国总统还是要听从俄罗斯总统的命令,双方是上下级的关系。

回答者:世界民主论

回答时间:2019年03月04日

俄联邦不是独立国家,他们属于俄罗斯联邦自治共和国,是俄罗斯下辖第一级行政区,但他们具有极大的自主权,是实际上的国中之国,普京不能直接管理加盟共和国的内政,加盟共和国的总统们就好比古代的分封王,体不独,政独。 俄罗斯的22个自治共和国(包括有争议的克里米亚)以前都不是独立的国家,这些自治共和国拥有自己的官方语言和宪法、总统等,除了外交与国防,几乎拥有一个主权国家的绝大部分权力。 除此以外,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还拥有首脑出访权、立法权、独立选举权等,前提是不可违背联邦宪法。与我国的澳门香港类似。 另俄罗斯将全国划分为了数个联邦管区,每个联邦管区则包括有数个类型不同的联邦主体。联邦管区属监督管理机构,其基本任务是保证辖区内宪法赋予联邦总统的权限必须得到实施。

俄现由85个联邦主体组成: 一、3个联邦直辖市: 莫斯科、圣彼得堡、塞瓦斯托波尔(与乌克兰存在争议) 二、4个自治区: 涅涅茨自治区、汉特—曼西自治区、楚科奇自治区、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 三、22个共和国: 阿迪格共和国、阿尔泰共和国、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卡累利阿共和国、 科米共和国、马里埃尔共和国、莫尔多瓦共和国、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北奥塞梯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图瓦共和国、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哈卡斯共和国、车臣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克里米亚共和国。

四、46个州: 阿穆尔州、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别尔哥罗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尔州、伏尔加格勒州、沃洛格达州、沃罗涅日州、伊万诺沃州、伊尔库茨克州、加里宁格勒州、卡卢加州、基洛夫州、科斯特罗马州、 库尔干州、库尔斯克州、列宁格勒州、马加丹州、莫斯科州、摩尔曼斯克州、下诺夫哥罗德州、诺夫哥罗德州、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奥伦堡州、奥廖尔州、奔萨州、普斯科夫州、罗斯托夫州、梁赞州、萨马拉州、 萨拉托夫州、萨哈林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维尔州、托木斯克州、图拉州、秋明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州、车里雅宾斯克州、利佩茨克州、克麦罗沃州、雅罗斯拉夫尔州

五、9个边疆区: 阿尔泰边疆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彼尔姆边疆区、堪察加边疆区、外贝加尔边疆区。

六、1个自治州:犹太自治州。

俄罗斯是半总统制,总统权力很大。半总统制总统被称为帝王总统。俄罗斯的行政体制属于中央集权制,自治共和国只是一级行政区,与各州长,边疆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长平级,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为俄罗斯总统。不同的是普京不能任命自治共和国总统,因为自治共和国的总统是各个共和国自己选出来的,俄中央政府不干涉加盟共和国内部事务,不任命官员。自治共和国有行政自主权,选举自主权,立法权,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虽是国中之国,但外交属于俄中央。普京总统实际上就是总统中的总统,如果谁不听话,总统普京就有权依据俄联邦宪法进行处置,但仅仅是理论上的,除非谁闹独立。

但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除了克里米亚外,并没有几个是心甘情愿的,他们对俄罗斯的认同感很低,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分裂倾向。所以俄罗斯总统看似总统中的总统,但过多的对这些自治共和国施加影响就会加大他们的逆反心理。这些国中之国不闹腾,不惹事就万事大吉了,除了宪法规定外,他们具体要干什么与俄罗斯没有直接关系,俄罗斯中央政府的政策与自治共和国也没直接关系。

总之,对于自治共和国,普京的权力是非常有限的。

回答者:福垊

回答时间:2019年03月31日·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题主的问题很有问题,俄罗斯的联邦主体中只有共和国才有总统,而且大多还是曾经拥有,只有一个今天还有,但违宪。福垊认为,题主正确的问题应该是: 为什么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共和国曾经都有自己的总统还要听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的?我们先来了解下俄联邦的区划单位,便于福垊更好地回答问题。

俄联邦还是联邦制:共和国总统为什么要听联邦总统的?小藩王蠢蠢欲动,势不如人,假装很听话!

俄联邦刚一成立的确有一点的联邦性质,组成俄联邦的单位为 俄罗斯联邦主体(субъектом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截止2016年俄罗斯联邦由州(46个)、自治州(1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不含塞瓦斯托波尔2个)、边疆区(9个)、共和国(21个不含克里米亚共和国)等83(不含克里木半岛)个联邦行政主体组成。

这时共和国的总统和联邦的总统的关系,颇有点像战国初期周朝的王和称王的诸侯国一样。大家都是王,但尊你是天下共主,并或明或暗地试图摆脱周天子的控制。也可以将他们比作西楚霸王和十九路诸侯王(包括义帝)的关系。他们(共和国总统)此时听他(联邦总统)的,是惹不起。 俄联邦成立不久,这些总统不少都加入了小联合国了。小联合国即非联合国会员国家及民族组织(The Unrepresented Nations and Peoples Organization,UNPO),有些成员“国”因为加入而成为真正的国——自立。比如东帝汶什么的。而俄联邦境内的共和国加入该组织的有: 图瓦共和国(1996年2月3日加入)、布里亚特共和国(1996年2月3日)、萨哈(雅库特1993年8月3日加入)、鞑靼斯坦(1991年2月11日)、楚瓦什共和国(1993年1月17日加入)、印古什共和国(1994年7月30日加入)等纷纷叫板,最牛的还是俄联邦境内的车臣直接宣布自立并起兵。

俄联邦成为单一制:共和国总统为什么要听联邦总统的? 厉行削藩,人在屋檐下,不能不听!

第一步、打硬的整软的。 俄联邦前总统叶利钦在1994年12月11日到1996年8月31日打了一次车臣战争,把车臣打成了半独立。这种结果导致了图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加入了小联合国。前总统叶利钦于1999年8月再次向车臣出兵,后来让位于普京,到了2000年2月28日,半独立的车臣被打残,残匪被打的上山藏洞不时出来袭击无辜。2000年5月13日,普京新成立了联邦区,将联邦主体按区域划给了大行政区联邦区内。这点类似我国的汉朝的州( 刺史 )、唐朝的道(采访处置使置),此时俄联邦实质已经成为法国、韩国类型的单一制。

第二步、收回总统名号。 2000年以后普京总统(以宪法的名义)命令各共和国总统不许用总统(俄语Президент)的名号,而改用共和国首脑( Глава Республики ,我们的习惯称呼为地方行政长官)的名号。大概因为鞑靼斯坦国小国弱又不在边疆吧,按照法令其国内最高称号也要2016年1月1日改为共和国首脑。但鞑靼斯坦总统鲁斯塔姆·努尔加利耶维奇.明尼哈诺夫( Руста́м Нургали́евич Минниха́нов )至今貌似还没有改。

第三步、施加压力让俄联邦的共和国退出小联合国。像图瓦共和国(2010年2月13日退出)、布里亚特共和国(2010年2月13日退出)、萨哈(雅库特1998年6月30日退出)、鞑靼斯坦(2008年3月1日退出)、楚瓦什共和国(2008年3月1日退出)、印古什共和国(2008年3月1日退出)。

【总结】他们之所以听普京的,还不是普京总统作风强势,手段凌厉。福垊推测普京削藩到一定程度会变成灭藩吧。届时俄联邦境内没有共和国,没有自治区,没有自治州,有的只是纯粹的单一制的直辖市、州、边疆吧。不过,这事,估计他要干到退休了吧。

回答者:远方风林

回答时间:2019年09月21日

这些总统,只是挂着总统的名头,实际级别就相当于我们的地级市一把手。

至于权力,以前很大,几乎在辖区一言九鼎,不过,随着普京的改革深入,这些总统的权力大多被局限于一个正常的地区首长的范围。权力其实并不大。

自治共和国是苏联时代的产物,当时是为了解决民族自治而形成的政策,俄罗斯最多,现在还有22个,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也有,但大都不太平,克里米亚已经被俄罗斯从现状到法律都实控,阿布哈兹也受到了俄罗斯的保护。

今天主要说一说俄罗斯的那些自治共和国。

在苏联中前期,这些自治共和国的首长一般称为地方苏维埃的主席或者领导人等等称呼,到了戈尔巴乔夫后期,不断推行自由化好新思维,戈尔巴乔夫自己改称苏联总统,而地方上的加盟共和国也纷纷自称某某加盟共和国总统,上行下效,这些加盟共和国下面的自治共和国领导人也自称为某某自治共和国的总统。

其实,这些总统就是“山寨”版本,在苏联框架下,他们的级别只相当于我们的地级市一把手。

再过了几年,加盟共和国们都分家过日子了,成了独立国家,他们原先下辖的自治共和国也摇身一变,自动升级成为一级行政区域,这个称总统的底气就更足了。

在混乱的1990年代,这20多个自治共和国不仅可以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还能有一定的外交权,像车臣这样的容易爆的甚至拥有自己的军队。

这样的后果就是,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下降,车程战争,俄罗斯一度束手无策,助长了各共和国的嚣张气焰。

2000年,普京登上大位,首当其冲的就是平定车臣战乱。

战后,普京趁热打铁,开始强力推进“削藩”运动,全国一盘棋,最终使得俄罗斯看起来是联邦制,实则地方的自治权力被大幅的压缩。

趁着车臣战争的大胜积累的威信,普京的改革力度非常大。

法律上,俄罗斯的一级行政区域有80多个,包括各加盟共和国、州、自治州、自治区、边疆区等等联邦主体。

普京在这些联邦主体上面直接增设了一个非法定区划级别—联邦管区,每个联邦管区,对区域内的各个联邦主体进行统辖管理。

这样,这些总统又被降格为“地级市一把手”的级别。

此后,在制度设计和行政安排上,普京一剂剂猛药,把这些联邦主体的权力进行了空前的压缩。

首先法律上:普京规定,俄联邦总统有权将任何违反联邦法律的地区领导人就地免职,而国家杜马有权直接解散地区议会。

行政安排上:普京向每个联邦管区都派驻了一名权力极大的总统全权代表,他相当于古代的皇帝钦差,是联邦管区的最高长官,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辖区内的各联邦主体,老老实实地按照莫斯科的政策去行事,并促进辖区内各联邦主体的合作。

此外,总统全权代表还向辖区内每个联邦主体包括自治共和国派出一名观察员,这名观察员的权力与地方首长的权力相当,联邦主体内的大小事情,必须经过地方领导人和观察员的双重认可才能生效和执行。

观察员执行的是总统全权代表的意志,这样,地方行政就出现了2个长官互相制衡的局面,而最终的权力,掌控在全权代表和后面的普京总统手里。

此外,普京还向每一个联邦主体派驻了一支内卫部队,进行监控,以更好地促进地方落实中央政策。

而在经济上,俄罗斯国家层面,政府通过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等体系和资源,深度介入到地区的经济事务中,让地方的经济深受中央影响。

经过普京20年的统治,现在的所谓自治共和国已经徒有虚表,他们的命运基本都被绑在了中央身上,地方领导人只要不听话,普京随时可以撤换,想要和普京、和中央叫板,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