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记者20日专访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马任内办公室副秘书长萧旭岑。记者问:我们发现最近马英九在反对“台独”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强硬的姿态,比如缺席“双十庆典”,在美国点名美国有人想把台湾变成战场等等,与以前蓝营有人抱怨他软弱不同,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做出这样的转变?
萧旭岑:这要分几个层次来讲。第一,马英九去年就已经公开规劝蔡英文和游锡堃要改变“台湾国庆日”的说法,但既然劝说无效,他今年只好以缺席来抗议。第二,现在是兵凶战危的时刻,2024年的选举,如果倾向“台独”的候选人胜选,可能对台海甚至世界的局势会产生不可预料的冲击。所以马英九强调“ROC宪法”就是反对“台独”。身为前任领导人,他觉得如果不把这个事情讲清楚,导致兵凶战危他也有责任。
所以马英九并不是突然变化,而是一个过程,主要是因为他多年来劝说蔡政府回归“九二共识”,不要走“台独”路线,劝说无效,他作为前任领导人必须表态,不然国际社会很容易有混淆的讯息,觉得台湾所有政党都支持蔡政府,以为台湾就是想要走向独立。这是错误的,台湾人渴望自主,不是“台独”。可是蔡政府这七年就把这两者混淆在一起。
中评社记者又问:很多美国学者认为。华府-北京-台北之间的三角关系并不对等,美中关系是决定性的,会影响美台关系和两岸关系,所以最近马英九姿态强势,或者说国民党声势有所拉抬,是不是与拜登政府最近处理对华关系的主导思维变成想避免因为台湾问题与中国发生冲突有关? 
萧旭岑:我完全认同这点。我们注意到拜登政府一些措辞的转变,AIT主席罗森伯格在台湾明确讲“美国不支持台独,希望两岸和平对话”,这跟马英九来美国的呼吁不谋而合。如果说这是美国的一贯政策,不新鲜,为什么台湾媒体会那么重视呢,因为他们认为这是美国释放的一种讯息。
我们这次跟一个有很有影响力的人见面,他说他觉得美国应该思考是不是要让自己介入和陷入一个战争。不少有影响力的美国人正在思考,美国要如何避免卷入台海战场。过去几年,因为美中关系恶化,两党都反中,所以有战略清晰与战略模糊的辩论,很多人认为美国政府某些做法越来越清晰。罗森伯格在台湾的讲话等于是往回拉。这是一个对台湾人民很重要的讯号,不是没有意义。
中评社记者追问:看到这种风向的变化后,包括最近侯友宜访美的反响不错,你们是否对于国民党在大选中卷土重来抱有更大的希望,或者更乐观了?
萧旭岑:我只能说国民党还要再继续努力。侯友宜访美蛮成功的,美方对三个候选人并没有偏袒,确实是一视同仁。对侯友宜提出的处理两岸关系的做法,美方表达了蛮正面的评价,但美方的立场是相当中立的。选举还是选举,我们自己要努力,争取民意的最后支持。
下图:左1是萧旭岑,现在是马英九的主要副将

中评社记者20日专访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马任内办公室副秘书长萧旭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