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新闻:由于美国市场需求放缓,本田停止开发用于EV战略车型的大型SUV,转而生产HV

日经新闻7月5日报道,面对美国市场电动汽车需求放缓,本田汽车紧急调整战略版图,终止大型电动SUV开发计划,并将原定10万亿日元的电动化投资削减3万亿日元,转而聚焦混合动力车型。

本田宣布,到2030年纯电动车销量占比目标从30%下调至20%左右,而混合动力车将成为核心增长引擎,计划销量达220万辆,占总销量60%以上。这一调整直接反映在投资分配上:原定2030年前投入的10万亿日元电动化预算缩减至7万亿日元,加拿大电动车价值链项目及新工厂建设均被推迟。

财务压力是战略转向的关键动因。本田2024财年净利润同比暴跌24.5%,2025财年预计营业利润将骤降59%。公司社长三部敏宏直言,这是对“电动车现实的重新审视”——北美市场一季度电动车销量增速从去年同期的47%断崖式下跌至2.7%,充电设施不足和成本焦虑削弱了消费者热情。

混合动力技术被推至前台。本田计划2027年起在全球投放13款新一代混动车型,通过双电机系统升级将燃油经济性提升10%以上,并借助零部件通用化将混动系统成本较2018年降低50%。野村证券分析师指出,混动车利润率比同级电动车高出3-5个百分点,在资本压力下更利于维持现金流。

纯电路线并未放弃,而是更趋精准化。原战略车型大型电动SUV被取消后,资源将集中于2026年上市的“0 Series”高端电动车系列。该系列首款轿跑Saloon和一款SUV将在北美首发,搭载革命性ASIMO OS操作系统及3级自动驾驶技术,续航达480公里。到2030年,该系列将扩展至7款车型,但产品定位明显偏向高性能与科技属性,避开主流市场红海。

传统车企的电动化退潮已成连锁反应。福特同样砍掉三排座电动SUV项目,损失19亿美元,并将电动车资本支出占比从40%降至30%。瑞穗分析师认为,本田与福特的转向揭示了行业共识:“混动是电动化过渡期的最优解”。

中国市场成为唯一激进化布局的特例。本田在华推出高端电动子品牌“烨”,今年投产烨S7跨界SUV,并计划2035年实现纯电车型100%销售。与Momenta合作开发的本地化ADAS系统将适配中国复杂路况,凸显区域差异化策略。

市场对本田战略调整反应两极:杰富瑞担忧其长期电动竞争力受损,但UBS维持“买入”评级,认为混动业务能提供安全边际。正如三部敏宏所言:“这不是撤退,而是看清节奏的再布局”——在电动化的马拉松中,本田选择换上混动这双“更合脚的跑鞋”。

原文: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1836802278476042/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