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奥列克桑德·西尔斯基视察哈尔科夫州前线,抛出一枚重磅警告:俄罗斯正调集重兵,准备在东北战线发动大规模进攻。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以来已持续三年有余,哈尔科夫州作为前线重镇,再次成为双方博弈的焦点。俄军此番动作,究竟是虚张声势,还是蓄谋已久的战略突袭?
乌克兰总司令警告俄罗斯即将对东北地区发动进攻
俄军集结,东北战线风声鹤唳
据乌克兰《独立报》和《基辅邮报》报道,西尔斯基在视察中明确指出,俄军正在东北战线集结大量兵力,进攻势头日益明显。他通过电报表示:“过去一周,乌军已击退俄军60多次进攻,平均每天发生约10场战斗。”这组数据触目惊心,显示俄军在哈尔科夫州的军事行动从未停歇。
顺带一提,哈尔科夫州与俄罗斯接壤,地理位置敏感,是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的所在地。自2022年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以来,该州饱受导弹、无人机和地面攻击的摧残。尽管2022年秋季乌军成功反攻,将俄军控制区域压缩至不到5%,但俄军似乎并未就此罢休。如今,俄军卷土重来,意图何在?
俄军战术:以量压质的“人海”策略?
西尔斯基直言,俄军正试图利用兵力优势压制乌军。他在电报中强调:“俄军试图以数量压倒我们,但我们必须保持警惕,采取有效的战术和技术手段阻止敌人推进。”这话说得直白,俄军的“人海战术”似乎又回来了。
据乌克兰战争监测平台DeepState 7月4日报道,俄军已推进至哈尔科夫州边境城镇米洛夫附近3公里,试图开辟新战线。作战分析员帕夫洛·沙姆申进一步证实,俄军突击行动的频率在近期急剧增加,部队以3至10人的小规模单位推进,辅以无人机支援。这种“化整为零”的战术,灵活却凶险,颇有“添油战术”的意味。俄军到底在打什么算盘?是试探乌军防线,还是为更大规模进攻做铺垫?
俄罗斯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州的军事推进预计
乌军应对:前线指挥官的战术调整
西尔斯基也未坐以待毙。他在视察中亲自评估前线局势,与联合部队司令米哈伊尔·德拉法蒂协作,制定新的战术指令。据报道,他已下令加强部队配备,确保物资和战术需求得到满足。乌军第13国民警卫队卡尔蒂亚旅参谋长安德烈·波马克海布斯早在5月就曾警告,俄军在边境的增兵动作预示着一场新攻势。如今,西尔斯基的亲自坐镇,显然是对当前局势严重性的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乌军在哈尔科夫州的防御并非易事。2024年春,俄军曾在北部边境城镇沃夫昌斯克附近尝试突破,但被乌军击退。如今,俄军故技重施,乌军能否再次守住防线?西尔斯基的战术调整,能否破解俄军的数量优势?
北约的“灵活性”诉求
俄军动作频频,北约也耐不住性子。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7月5日在比利时蒙斯发表讲话,呼吁美国在对乌军事援助上展现“灵活性”。他直言:“美国必须确保其库存达到我们所需的水平,同时保证乌克兰能够继续前进。”这话说得委婉,但弦外之音很清楚:乌克兰的防空和火力储备已捉襟见肘。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五角大楼近期暂停了对乌克兰的弹药和导弹供应。据白宫发言人安娜·凯利透露,此举是为了“优先考虑美国利益”。新任欧洲盟军最高司令亚历克苏斯·格林克维奇则表示,他正在密切关注事态,预计“未来一两周内将有更多进展”。这番表态,究竟是安抚盟友,还是在为某种政策转向埋伏笔?
停火无望,战局何去何从?
说白了,俄乌冲突的僵局短期内难有突破。尽管乌克兰、美国和欧洲多国一再呼吁无条件停火,俄罗斯却始终不为所动,持续以导弹、无人机和地面攻势施压。哈尔科夫州的战火,不仅是俄乌双方的较量,更是国际博弈的缩影。
西尔斯基的警告,点出了俄军东北战线的潜在威胁,但也暴露了乌军的防御压力。俄军的小规模突袭和无人机配合,显示其战术灵活性正在提升;而乌军的顽强抵抗和战术调整,则展现了其不想轻易放弃。然而,面对俄军的兵力优势和国际援助的不确定性,哈尔科夫州的战局仍充满变数。
归根结底,俄军是否真会发动大规模进攻?乌军能否守住东北防线?未来几周的动态,或许将给出答案。战争的阴霾下,哈尔科夫州的命运,再次牵动全球目光。
原文: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523620440019976756/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