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的哈马斯武装组织对以色列发起迅猛攻势,数个以色列设置在加沙地区巴以接触线的非法定居点与至少2个以色列国防军军事基地被攻占。

包括以色列特种部队——“纵深”部队的指挥官罗德·阿洛尼少将在内的多名以色列士兵与军官被俘。一部分哈马斯武装力量成员甚至攻入了以色列第六大城市阿什凯隆,并在街头上大摇大摆的游荡。

5千枚火箭弹狂轰以色列,事先没走漏半点风声,摩萨德神话破灭

【被俘虏的罗德·阿洛尼少将】

这让许多海内外军事观察家大跌眼镜。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以色列的军事力量素以小但精干著称。有着打赢了5次中东战争的历史,是中东地区不可争议的第一军事强国。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国家,居然被只有轻武器与简易火箭弹的哈马斯武装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许多被俘的士兵军官甚至是在军营宿舍里被哈马斯抓个正着的。这不由得让人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以色列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绝大多数军事专家们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以色列的“情报”出了问题。因为从哈马斯武装力量发起的攻势规模来看,这绝不是什么临时起意的行动。哈马斯显然早就做好了相关的进攻计划,不然我们也不会看见哈马斯成员会驾驶着动力滑翔伞,对以军军事基地与城镇后方实施“简易版”的空中突击行动。

5千枚火箭弹狂轰以色列,事先没走漏半点风声,摩萨德神话破灭

【哈马斯的滑翔伞部队】

既然不是什么临时起意的行动,那么就一定有着相应的战前准备。而考虑到以色列的情报组织摩萨德在西方国家久负盛名,有着仅次于CIA的“西方第二大情报组织”之称。所以当哈马斯成功发动突袭时,许多人自然会下意识的认为,是摩萨德没能提前预见哈马斯的行动。

事实上,作为一个“久负盛名”的情报组织,摩萨德的情报能力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强大。别说是和CIA、KGB、军情六处乃至“有关部门”这些真正的情报巨头相提并论了,甚至放在中东地区,摩萨德的情报能力也未必会比伊朗革命卫队情报部门高出多少。

可以说,摩萨德会被当做一支“强而有力”的情报部门,完全是一些影视作品塑造刻板印象的结果。不然它们一个情报机构也不至于靠“暗杀”、“绑架”、“虽远必诛”等明显和情报管制不沾边的标签“名扬海外”了。

5千枚火箭弹狂轰以色列,事先没走漏半点风声,摩萨德神话破灭

【被摩萨德暗杀的伊朗核专家】

不过,摩萨德会出现这种问题也不奇怪。因为和许多人在电影中看到的“为了争夺/偷取一份机密文件大打出手”的情节不同,真实的情报工作其实相当枯燥,是一项名副其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甚至于随着科技的进步,情报获取渠道的增加,情报工作对于人力的需求也在水涨船高。

这直接导致了人员规模较小的摩萨德即便在人员素质培养上对比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有着明显优势。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以及异常繁杂的情报来源。摩萨德的情报收集与分析体系经常会陷入被DDoS饱和网络攻击的状态中。少量有价值的信息被掩藏在大量垃圾信息中,根本无法被甄别出来。

加上哈马斯武装在接受了伊朗方面的援助后,大幅加强了自身的情报管制与保密措施。想要在以色列眼皮底下制定一系列进攻计划并做好相应准备并不是什么难事。

别的不说,在2021年的巴以冲突中,摩萨德曾信誓旦旦的表示加沙地区的火箭弹数量稀少,以色列铁穹系统足以应对这些零星袭击。但当哈马斯真的打出了3100枚火箭弹,且大多数火箭弹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BM-21的标准时,以色列才真正意识到,巴勒斯坦武装的科技与战术早已在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下有了长足发展。

5千枚火箭弹狂轰以色列,事先没走漏半点风声,摩萨德神话破灭

【铁穹系统拦截哈马斯火箭弹】

然而即便如此,在这次突袭中,摩萨德前负责人在面对来袭的5000枚火箭弹时,还是在采访中表示“不知道哈马斯有这么多火箭弹”。足见在过去2年时间里,摩萨德对于哈马斯的情报工作几乎没有什么明显长进。

除了情报机构拉胯之外,以色列国防军自己也早已不是什么精兵强将了。全民兵役制在赋予以色列全民皆兵能力的同时,也让其遇见了和同样采用全民兵役制的韩国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军队待遇急剧下降,义务兵在役时就严重缺乏训练,退役后的定期训练也聊胜于无,几乎没有实际战斗能力。

5千枚火箭弹狂轰以色列,事先没走漏半点风声,摩萨德神话破灭

【摩萨德前负责人埃夫拉伊姆·哈勒维】

这一点,在2006年的黎巴嫩战争中暴露无遗。当时以色列组织了5000多人的进攻部队对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发动攻击,其中大部分都是紧急征召的预备役部队。

然而当以色列高层认为自己可以复刻1982年以色列大军长驱直入黎巴嫩的辉煌时,却发现那些征召来的预备役有的连坦克都不会开。而当这样一群“乌合之众”以数千人的规模在境外作战时,所带来的后勤压力进一步拉低了以军的战斗力。

5千枚火箭弹狂轰以色列,事先没走漏半点风声,摩萨德神话破灭

【06年黎巴嫩战争中的以色列国防军】

因此,尽管在此次战争中,以军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但在短短25天的地面战期间,以军一共战死、战伤了1365名官兵。而真主党包括部队和文员在内,整体的损失只有不足300人。

可以说,今天的以色列会被哈马斯斯的突袭打个措手不及,完全是可以预见的事。毕竟俗话说得好“不存在恰到好处的拉胯”,以军的外强中干不是一朝一夕就出现的,而是早已有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