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美国为什么不相信印度?

特朗普政府最近就"辛多尔行动"(印度对克什米尔山谷地区印度教游客遭受恐怖袭击事件的军事回应)发表的言论,触动了新德里的痛处。特朗普总统多次声称自己促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停火,甚至提出要在克什米尔问题上进行调解。他暗示将利用贸易作为解决危机的强制性手段。与此同时,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指责印度购买俄罗斯国防装备,并通过其加入金砖国家机制暗中支持去美元化,这"激怒了美国"。

为何美国不愿将印度次大陆的区域空间割让给其所在国?四个基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准则的论点有助于解释这种犹豫。

1) 势力范围论: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正在缩小,尤其是在其从阿富汗撤军之后。印度则试图在南亚推行其自身的"门罗主义" – 即不让外部大国干涉次大陆事务。这种矛盾使得美国在该地区持续投入,并制约了印度的主导地位。

2)能力论:华盛顿怀疑印度能否有效制衡中国。印度仍被视为"行动迟缓的大象",其经济规模仅为中国的五分之一。由于其安全观以大陆为导向,西部战线持续存在的安全挑战分散了印度的注意力。殖民时代的官僚体制也于事无补。

3)不确定性论:美国仍然对印度的长期发展轨迹保持警惕。华盛顿通过数十年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技术转让以及对对手利益的谨慎照顾,促成了对手的崛起。它不想重复与印度的剧本,担心到 2050 年会培育出一个对手。

4)担心被抛弃的论点:印度是非条约国盟友,并不被视为维护美国在印太地区权力的可靠伙伴,尤其是在东亚任何涉及突发事件中。

来源:国家利益

原文: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1834524746298378/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