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历史?

回答者:森林大帝56866616日期:2023-04-09

黎巴嫩历史:1、古代历史

黎巴嫩旧译利巴嫩,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地区,早在2000多年前,腓尼基人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现在黎巴嫩小店里经常可以看到出土的腓尼基小人的仿制品。

腓尼基人是第一个环非洲航行的民族,发明了腓尼基文字。黎巴嫩过去曾经盛产香柏,这些参天巨树都是邻近国家的重要建筑材料。这些有关黎巴嫩的零散记录,都可以在旧约圣经里看得到。

公元前64年,古罗马占领了黎巴嫩,并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巴尔贝克神庙,该神庙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最大的罗马古建筑之一。

2、被侵略时期

由于黎巴嫩扼守亚非欧战略要道,所以不少民族都曾经占领过黎巴嫩。

公元前16世纪以后,黎巴嫩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统治。后被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并于公元前198~前82年成为塞琉西王国的一部分。

公元前64年被并入罗马帝国。

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后,黎巴嫩成为拜占廷帝国的一部分。

7世纪中叶以后,黎巴嫩为阿拉伯帝国所统治。

11世纪末,十字军侵占了黎巴嫩;十字军被赶走后又为埃及所统治。

1516年,黎巴嫩沦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

16~17世纪,黎巴嫩人民多次举行起义,反对土耳其苏丹和当地封建主的双重压迫。

黎巴嫩人民多次举行起义,反对土耳其苏丹和当地封建主的双重压迫。

17世纪初,黎巴嫩埃米尔法赫鲁丁二世势力逐渐壮大,新建了一支军队并实行社会改革,建立起事实上独立的大黎巴嫩。但土耳其大军压境,法赫鲁丁二世投降并被处死。

18世纪末,黎巴嫩埃米尔贝希尔·谢哈布二世继承法赫鲁丁二世的未竟事业,利用农民起义铲除了几个强大的封建家族,将统治权集中到自己手中。

1831年他与反抗土耳其统治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结盟,把土耳其人逐出黎巴嫩。

1840年埃及军队从黎巴嫩撤退后,英、法两国为争夺黎巴嫩的市场,不断挑起基督教马龙派与伊斯兰教德鲁兹派之间的斗争。土耳其乘机于1842年重占黎巴嫩,并将黎巴嫩分为两个省,北部由亲法的马龙派封建主管辖,南部则归亲英的德鲁兹派封建主统治。

1860年,黎巴嫩发生马龙派教徒与德鲁兹派穆斯林之间的激烈冲突,法国出兵干涉。此后黎巴嫩成为得到国际承认和保证的自治区,由土耳其政府任命并经法、英、俄等国同意的一个信奉基督教的行政长官统治。

3、黎巴嫩独立

1920年,黎巴嫩成为法国委任统治地。

1926年5月,黎巴嫩宣告成为共和国,颁布了宪法,但仍保留法国的委任统治权。

1941年6月,英军在自由法国部队协助下占领黎巴嫩。同年11月自由法国部队宣布结束对黎的委任统治。

1943年11月22日,黎巴嫩摆脱法国委任统治正式宣布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

1946年12月英、法军全部撤离黎巴嫩。

因黎巴嫩总统加米耶·夏蒙宣布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1958年5月,黎巴嫩爆发了反对夏蒙政权的武装起义。7月15日,美国军队以维护黎巴嫩独立和保护美国侨民安全为借口,在黎巴嫩登陆,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10月26日,美军被迫撤出。

1969年黎巴嫩军队与巴勒斯坦游击队发生军事冲突,后来双方就巴解组织在黎巴嫩的基地及活动范围等作了具体规定。

巴勒斯坦历史:1、早期历史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

早在旧石器时代,巴勒斯坦即有人类居住。公元前第3千纪,闪族的迦南人在今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一带定居,创造了有名的“迦南文化”,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冶炼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

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丁人在沿海建立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入侵迦南地区从而定居。

公元前12世纪初,“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控制了巴勒斯坦沿海地区。“巴勒斯坦”这一地名即源于“腓力斯丁” (philistines),意为“腓力斯丁人的土地”。

公元前11世纪希伯来人(公元前6世纪起称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奴隶制王国。

公元前1020年~公元前923年,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

公元前10世纪,希伯来王国分裂为北部的以色列王国(最后定都撒马里亚)和南部的犹太王国(定都耶路撒冷)。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亡于亚述帝国;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亡于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鲁士二世灭新巴比伦王国,巴勒斯坦由波斯帝国统治。

公元前332~前63年,巴勒斯坦先后为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创建的帝国及其分裂后的托勒密王朝和塞琉西王朝统治。

公元前141年,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及其周围地区建立了哈斯蒙王朝。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往世界各地。

公元前63年,巴勒斯坦被纳入罗马帝国版图(公元395年后属东罗马帝国)。在罗马人统治的最初100年间,犹太人多次举行起义,遭到残酷镇压,绝大多数犹太人逐渐流散到世界各地。

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随着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公元637年,阿拉伯人征服巴勒斯坦,巴勒斯坦随之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阿拉伯人同当地原有居民互相融合,逐渐形成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此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一直是巴勒斯坦居民的主要成分。

2、被侵略时期

11~13世纪,巴勒斯坦经受了两次严重的外族蹂躏:十字军东侵和蒙古人西征。十字军曾在巴勒斯坦建立耶路撒冷王国(1099~1187)。巴勒斯坦人民为驱逐十字军和蒙古人,为捍卫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做出了贡献。

1516年,巴勒斯坦沦为奥斯曼帝国的领地,属沙姆行省的总督管辖。在土耳其人统治的400年间,巴勒斯坦人民深受土耳其苏丹、总督和当地封建主的三重压迫和剥削。巴勒斯坦经济衰退,民生凋敝。

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曾由埃及入侵巴勒斯坦,同年败归。

19世纪,奥斯曼帝国解体。巴勒斯坦成为英、法、俄、德等国争夺的目标。

1831~1833年,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侵占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威胁着英国在中东的既得利益。

1840年,英国和土耳其军队在贝鲁特登陆,迫使穆罕默德·阿里撤回埃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占领巴勒斯坦(1917)。

1918年10月,英、土签订停战协定,土耳其对巴勒斯坦的统治结束。

1920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外约旦,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

19世纪末在“犹太复国运动”者策动下,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与当地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流血冲突。

3、犹太复国主义时期

19世纪后期,散居欧美等地的犹太资产阶级极力鼓吹犹太复国主义。

1897年8月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的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决定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由公共法律保障的“犹太人之家”,即“犹太国”。

英国凯觎巴勒斯坦已久,早想利用犹太复国主义作为它侵占巴勒斯坦的工具。1917年11月2日,英国政府发表贝尔福宣言,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并愿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美国出于染指巴勒斯坦的野心,对贝尔福宣言表示赞同。

1920年4月,在圣雷莫举行的协约国高级会议,决定把巴勒斯坦划归英国委任统治(见圣雷莫会议)。

1922年7月,国际联盟正式批准这一决定。

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两部分,西部仍称巴勒斯坦,东部称外约旦。

委任统治时期,英国积极扶植犹太复国主义,压制占巴勒斯坦居民绝大多数的阿拉伯人。英国当局正式承认犹太代办处(或译“犹太协会”)为代表巴勒斯坦犹太人的合法机构,并允许它参加英国殖民政府的行政管理。犹太复国主义者运用移民、夺取阿拉伯人土地、镇压阿拉伯人反抗等手段,逐步在巴勒斯坦站稳了脚根。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由1918年的5.6万人增加到1948年的70多万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由9%上升到30%。犹太复国主义者把居民点建成叫做“基布兹”的军事据点,并成立了很多秘密的法西斯军事组织,如“哈格纳”、“伊尔贡”、“斯特恩帮”等。他们用恐怖手段镇压阿拉伯人的反抗,并迫使阿拉伯人逃离巴勒斯坦。到委任统治结束时,在巴勒斯坦已形成以犹太社团伊休夫名义出现的犹太政治实体。

英国的殖民统治和犹太复国主义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或被赶出家园。为了谋生,农民大量涌入城市。阿拉伯工人的处境也十分恶劣,劳动强度大,工资只有犹太工人的1/3。民族资本受到雄厚的犹太工商业资本的排挤和打击。面临犹太复国主义的严重威胁,巴勒斯坦人民同犹太复国主义和英帝国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其中以1936~1939年的人民起义规模最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帝国主义成为犹太复国主义的主要支持者。在英、美的支持下,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181号决议,规定巴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

以色列方面支持该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国家反对和拒绝该决议,于以建国的次日即5月15日向以宣战,结果战败,以占领了上述决议规定的阿国地区大部分土地;另外,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土地;加沙地带的258平方公里则为埃及占领。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决定英国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月1日结束;在委任统治结束后的两个月内,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市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犹太人同意分治决议。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工党领袖D.本-古里安在国民会议上宣告以色列国成立。英国委任统治结束。同日,美国第一个承认以色列国。犹太复国主义者终于实现了在巴勒斯坦建国的目的。阿拉伯人反对分治决议,始终未建立国家。

美国从以色列成立之日起就向它提供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于1948、1956、1967、1973年发生4次大规模战争。在1967年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按分治决议应属阿拉伯国的领土和整个耶路撒冷市,以及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等约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使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以色列拒不承认巴勒斯坦人民合法的民族权利,除撤出西奈半岛(1989年3月归还塔巴地区)和戈兰高地部分地区外,拒不撤出它所侵占的其他阿拉伯土地,使巴勒斯坦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巴勒斯坦人民陆续成立了一些民族主义组织和游击队。

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召开第一次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会议,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制定了巴勒斯坦国民宪章。

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很多巴人被迫流落到周围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各地,沦为难民。

1969年以来,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一直由最大的游击队组织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中央委员会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担任。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收复失地和恢复合法民族权利的斗争进入了新阶段。

1978年9月,埃及、以色列和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被占领土的巴勒斯坦人获得了有限的自治权,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则拒不接受自治。

4、独立建国

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上通过《独立宣言》和《政治声明》,庄严宣布成立独立巴勒斯坦国,首都是耶路撒冷。

《独立宣言》接受联合国大会第181号决议。《政治声明》明确接受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并把它作为召开中东问题国际会议,通过谈判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实现和平的基础。

1988年12月,阿拉法特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秘密谈判之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签署了和平协定,提出了巴勒斯坦自治计划。

1994年5月4日,巴以在开罗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的协议,5月12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同年7月12日,阿拉法特结束了27年的流亡生活返回加沙。

1994年5月,根据巴以达成的协议,巴勒斯坦在加沙、杰里科等地实行有限自治。

1994年5月12日,成立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

1995年以来,根据巴以签署的各项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区逐渐扩大,巴勒斯坦逐渐收回并控制着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

巴以和谈在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冲突仍在继续。

2007年6月,哈马斯在同法塔赫的冲突中夺取了加沙地带。此后,两大派别各自为政。其中,哈马斯占有加沙,而法塔赫则管治西岸,受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监督。

回答者:加油吧TW日期:2023-10-18

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位于西亚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以下是关于这两个国家历史的简要概述:

1. 巴勒斯坦历史:

巴勒斯坦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多个文明的交汇点。在公元前 13 世纪,这里成立了以色列王国。公元前 7 世纪,巴勒斯坦地区被 Babylonian 帝国征服,后来又被罗马帝国统治。在公元 7 世纪,阿拉伯帝国崛起后,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的一部分。在近现代史上,巴勒斯坦地区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受到英国、法国等国的统治。在 1948 年,以色列国家成立后,巴勒斯坦地区发生了多次战争和冲突。直到现在,巴勒斯坦问题仍然是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

2. 黎巴嫩历史:

黎巴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000 年,当时这里活跃着腓尼基人。在公元前 16 世纪,黎巴嫩地区被波斯帝国统治。公元前 6 世纪,黎巴嫩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一部分。在罗马帝国时期,黎巴嫩地区繁荣一时。公元 7 世纪,阿拉伯帝国崛起后,黎巴嫩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在近现代史上,黎巴嫩地区长期受到奥斯曼帝国的统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黎巴嫩成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1943 年,黎巴嫩独立,建立了黎巴嫩共和国。

总的来说,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地区的历史悠久,受到多个文明的熏陶。在近现代史上,这两个国家都经历了战争、动荡和冲突,直到现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返回目录

巴勒斯坦塔历史?

回答者:徐赵小菡日期:2023-10-18

1、早期历史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

早在旧石器时代,巴勒斯坦即有人类居住。公元前第3千纪,闪族的迦南人在今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一带定居,创造了有名的“迦南文化”,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冶炼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

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丁人在沿海建立国家。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入侵迦南地区从而定居。

回答者:往事如梦似流水日期:2023-10-18

巴勒斯坦塔,也被称为巴勒斯坦钟楼,是位于巴勒斯坦自治区拉姆安拉市中心的一座钟楼和城市地标。该建筑建于1926年,高36米,由意大利建筑师安东尼奥·巴罗斯设计。在其历史上,塔曾经是一所监狱和政府办公室,并成为巴勒斯坦独立宣言的背景。今天,巴勒斯坦塔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和城市标志。

返回目录

巴勒斯坦邻居的国家有哪几个?

回答者:China苏宁日期:2023-10-18

巴勒斯坦相邻的国家有埃及、约旦、黎巴嫩和以色列。

位于中东地区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战略要地。主要海岸线是地中海,地形地貌是沙漠和丘陵以及海岸平原构成。法定的首都是耶路撒冷,实际却是拉姆安拉。那么,一个比较争议的问题,巴勒斯坦是国家还是地区呢?其实按联合国1947年的决议,巴勒斯坦是联合国公认的国家,只是它的建国时间比较晚而已。

回答者:-顺其自然883日期:2023-10-20

巴勒斯坦的邻国包括以色列、约旦和埃及。以色列是巴勒斯坦的东部邻国,两国之间存在复杂的政治和领土争议。约旦位于巴勒斯坦的东部和南部边界,与巴勒斯坦有着密切的历史和文化联系。埃及则位于巴勒斯坦的西南边界,两国之间有着长期的经济和人员往来。这些邻国与巴勒斯坦之间的关系对于巴勒斯坦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回答者:用户6581454219794日期:2023-10-16

巴勒斯坦相邻的国家有埃及、约旦、黎巴嫩和以色列。

位于中东地区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战略要地。主要海岸线是地中海,地形地貌是沙漠和丘陵以及海岸平原构成。法定的首都是耶路撒冷,实际却是拉姆安拉。那么,一个比较争议的问题,巴勒斯坦是国家还是地区呢?其实按联合国1947年的决议,巴勒斯坦是联合国公认的国家,只是它的建国时间比较晚而已。

返回目录

巴基斯坦历史?

回答者:用户6288502746443日期:2023-01-11

    1947年以前,巴基斯坦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

        远古时期,在当今巴基斯坦境内产生过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雅利安人以此为基地向恒河流域扩张。阿契美尼德王朝和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亦曾兵临印度河畔。孔雀王朝、贵霜帝国、笈多王朝、戒日王朝在此地建立过统治。从公元8世纪起,伊斯兰教经此传入印度。印度穆斯林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王朝。

       1858年整个次大陆沦为英国殖民地。在征服印度全境的过程中,英国殖民者同穆斯林各阶层的矛盾日益加深。印度民族大起义后,英印殖民政府扶植印度教徒,歧视和排挤穆斯林,使穆斯林上层社会产生了依靠殖民统治集团以抗衡印度教徒的倾向。印度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一批穆斯林民主主义者开始致力于穆斯林社会的复兴。

      1863~1886年,赛义德·艾哈迈德·汗等人先后创立加尔各答伊斯兰教协会、全印伊斯兰教中心协会、英国-东方伊斯兰教学院(即阿利加尔穆斯林大学)和伊斯兰教育会议。穆斯林青年在上述学会和学院中既受到了西方近代科技教育,也逐步树立了统一的穆斯林意识。

      1906年全印穆斯林联盟在达卡成立。190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莫莱-明托改革法案为穆斯林设立了议会单独选举制,为穆斯林选民设单独选区,从而确认了穆斯林社会在南亚次大陆作为一个特殊的政治实体的地位。全印穆斯林联盟成为代表印度穆斯林的唯一的政治组织。

      1930年伊克巴尔在全印穆盟年会上,反对印度国大党提出的统一的印度民族的思想,认为在旁遮普、西北边省、信德和俾路支斯坦建立“一个单独的国家”,将是穆斯林奋斗的目标。1937年全印穆斯林联盟在大选中的失败和国大党推行的歧视穆斯林的政策,促使穆盟于1940年3月通过了建立巴基斯坦的决议。

      此后,以M.A.真纳为首的全印穆斯林联盟在此问题上一直没有让步。1947年6月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同意印巴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领土包括东、西巴基斯坦两翼。定都卡拉奇(1959年首都迁至拉瓦尔品第,1970年再迁至伊斯兰堡)。同年,巴基斯坦以英联邦成员国身份加入联合国。

       独立初期 巴基斯坦独立时,继承了一个军事官僚化的国家机构,地主阶级十分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巴基斯坦在经济、政治制度、军事、司法和文化教育等方面仍未能摆脱英国在某种形式上的控制和影响。许多重要经济部门处于依附于英、印等国资本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政府制订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手工业,其次发展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工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经济规划。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生产取得明显成就,但农业生产一直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从而尖锐地暴露了巴基斯坦农业经济的危机。虽然巴基斯坦政府多次通过土地租佃法案,意在强调维护佃农利益,刺激农业生产,但由于不敢触动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收效甚微。

      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颁布第一部宪法,改自治领为共和国,定国名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根据宪法,巴基斯坦采用联邦制,中央设一院制议会,即国民议会。东巴人民联盟主席穆吉布·拉赫曼认为该宪法践踏了地方自治原则。1948~1958年间,巴基斯坦政府因政局动荡而九次更迭内阁。军管时期 1958年10月,M.阿尤布·汗指责总统米尔扎对国家政局恶化负有责任,因而宣布实施军事管制法,废黜总统,解散立宪机构,禁止政党活动,自己出任总统兼军法管制首席执行官。阿尤布·汗执政期间曾公布西巴土地改革条例,为促进巴基斯坦农业生产做过一些尝试。阿尤布·汗于1969年3月将政权移交给A.M.叶海亚·汗。

       1970年初,叶海亚·汗宣布恢复政党活动,颁布立法体制法令并举行全国大选。翌年2月,叶海亚·汗(1969~1972在任)解散内阁,随后与东巴基斯坦人民联盟主席穆吉布·拉赫曼就召开国民议会和制宪问题会谈,双方未能取得一致意见。3月,巴基斯坦政府颁布禁止一切政党活动和实行全面新闻检查的军管条例,西巴军队进驻东巴主要城市,逮捕穆吉布·拉赫曼并取缔东巴人民联盟。3月26日,东巴宣布独立。11月,印度对东巴发动武装侵略,后扩大到西巴(见印巴战争)。巴基斯坦总统发表广播讲话,准备使“危机得到体面的解决”,给东巴以最大程度的自治。布托执政时期 Z.A.布托于1971年12月执政后宣布,将以一个松散的联邦的办法解决东巴问题,同时无条件释放穆吉布·拉赫曼。

       1972年6月,印巴签署《双边关系协定》,结束战争状态,东巴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布托于1972年颁布《经济改革法令》,在农业方面进行土地改革,两次降低土地最高限额,并通过多种办法给资本主义农业经营者提供便利条件;在工业方面实行国有化政策,加强了国家政权对经济的控制,但影响了资产阶级的利益,给巴基斯坦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后果。齐亚·哈克执政时期 1977年,M.齐亚·哈克出任总统和军管首席执行官。逮捕布托等人,解散各级议会,中止履行1973年宪法中的某些条款。1979年采用新的伊斯兰法律,其他伊斯兰改革还涉及法院系统、选举制度、经济和教育方针。同年10月自由选举被取消,政党成为非法组织。1981年颁布临时新宪法。面对巴基斯坦严重的经济问题,齐亚·哈克提出恢复国民经济的口号,对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实行非国有化政策,颁布“保护工业财产权法”以鼓励私人投资,发展农业生产以争取粮食自给,巴基斯坦还利用外资加快投资速度,外援金额一直稳步增长。这一方面有助于经济发展,但也导致债务增加,1981年6月的未偿还债务已达90亿美元,约占巴基斯坦国民生产总值的39%。由于国内政治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巴基斯坦经济还面临着许多要解决的问题。1988年巴基斯坦政局发生急剧变化。5月齐亚·哈克解散议会和内阁,解除了穆罕默德·汗·居内久总理职务。6月确定在11月举行大选。8月17日齐亚·哈克将军因坐机爆炸逝世。根据宪法,巴参议院主席古拉姆·伊沙克·汗出任代总统,并于当晚召开紧急会议,成立紧急委员会,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同年11月16日举行大选。布托的女儿贝娜齐尔·布托领导的人民党在大选中获胜。12月1日,伊沙克·汗正式任命B.布托为新总理并于12月3日就职。对外关系 印巴分治给巴基斯坦和印度带来了双边贸易障碍、难民及其财产问题、印度河河水争端(见印度河河水条约)、克什米尔问题以及由此引起印巴战争。巴基斯坦独立后,同情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成为科伦坡会议成员国和亚非会议发起国之一。

       但又于1954~1955年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后更名为中央条约组织),并两次同美国签署军事协定。此举导致巴基斯坦经济困难加重,国家主权受到损害,同时也妨碍了和印度的友好关系,影响了巴基斯坦在中东和亚洲其他地区的地位。巴基斯坦外长于1968年宣布,巴基斯坦不再参加上述两组织的军事活动。1969年巴基斯坦对苏联提出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和“区域经济合作”表示不感兴趣。1951年5月与中国建交。巴中关系从60年代初开始密切起来。1965~1971年,巴基斯坦每年都是向联合国提出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的决议草案的联合提案国之一。1972年,巴基斯坦退出东南亚条约组织,1979年脱离英联邦,退出中央条约组织并加入不结盟运动。巴基斯坦还为印巴关系正常化作出一定努力,1983年6月,印巴外长就签署“非战公约”和“和平友好条约”交换了意见。

回答者:心如止水62511日期:2023-09-12

巴基斯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当时由亚洲大陆文明建立了一个古代王国,管辖着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区。从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该地区,带来了西方的文化和社会改变。在20世纪,印度经历了殖民地到独立国家的蜕变,并最终分裂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巴基斯坦成立于1947年,此后一直以民主共和的政体进行管治。该国仍然经历着前殖民主义势力、中国投资和政治力量的重要影响。

回答者:兔爷-李日期:2023-01-12

巴基斯坦是由印度分离出来的一个国家,在原英国撤离统治多年的殖民地印度之前,策划了降印度分成两个国家:印度斯坦和巴基斯坦。

回答者:用户8294599326220日期:2023-01-12

巴基斯坦本来是印度的一部分,都是英属印度的领土,拥有共同的历史。1947年,英国驻印度的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提出《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和巴基斯坦分为两个国家,巴基斯坦的历史从此开始。

1947年 ,根据《蒙巴顿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独立,巴基斯坦以伊斯兰教徒为主,印度以印度教徒为主。

回答者:韦韦7f0W日期:2023-01-12

1947年以前,巴基斯坦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远古时期,在当今巴基斯坦境内产生过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雅利安人以此为基地向恒河流域扩张。阿契美尼德王朝和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亦曾兵临印度河畔。孔雀王朝、贵霜帝国、笈多王朝、戒日王朝在。

回答者:111557073381善行天下日期:2023-01-11

巴基斯坦原来是英国殖民地,独立后由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组成,之后被英国挑拨离间,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中分裂出来更名为孟加拉国,西巴基斯坦就变为现今的巴基斯坦。

回答者:user9855345886148日期:2023-01-12

巴基斯坦意为清真之国,1947年以前,巴基斯坦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境内多为山区,印度河纵贯全境。面积796095平方公里,官方语言为英语,伊斯兰教为国教,首都为伊斯兰堡。

回答者:正大光明溪流mP日期:2023-01-12

巴基斯坦国家历史

巴基斯坦是印度河谷文明的发源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巴基斯坦”源自波斯文,意为“圣洁的土地”或“清真之国”。

中文名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外文名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Pakistan

首都

伊斯兰堡

人口数量

2.08 亿(2020年4月)[1]

历史沿革

亚洲南部国家。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东邻印度,西接伊朗,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阿富汗接壤,南临阿拉伯海,处于南亚通中亚陆上交通的重要地位。国土略呈矩形,自东北向西南延伸达1600余公里,面积796095平方公里(未计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区),人口9328.6万(1984)。全国分为俾路支、西北边境、旁遮普和信德4个省、10个中央直辖部落区和1个联邦首都区。首都伊斯兰堡。

巴基斯坦历史

古代:

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印度河文明产生在巴基斯坦境内。

直至公元前2000年,生活在中亚的雅利安人来到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印度河文明逐渐衰亡。此后的“吠陀时代”,雅利安人的政治中心开始向东转移到印度。

公元前600年起,兴起于亚洲西部伊朗高原上的波斯帝国统治巴基斯坦西南部的印度河流域地区,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曾率军攻占过此地。

公元8世纪初,兴起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帝国军队征服巴基斯坦和印度次大陆以西的地区,建立伊斯兰政权,并将伊斯兰教传入,使大批当地居民成为穆斯林。

11世纪初,巴基斯坦西北部处于阿富汗加兹尼王朝统治之下。

12世纪初,古尔王朝取代加兹尼王朝。

1206年,库特布·艾伯克建立奴隶王朝。

1220年代,蒙古大军入侵印度河流域,后成为蒙古大汗国的伊利汗国地。

1239年蒙古进军吐蕃,1246年吐蕃全部纳入蒙古汗国版图,1271年蒙古汗国改名元朝,克什米尔地区大部纳入中国元朝的版图。

15世纪后300年间历经了6个王朝(德里苏丹王朝),14世纪后期,突厥人帖木儿攻入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帖木儿攻占德里,后裔巴布尔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管辖印度中北部和巴基斯坦东部部分地区。

回答者:仲夏1211日期:2023-01-11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东接印度,东北与中国毗邻,西北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南濒阿拉伯海。

海岸线长980公里。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年平均气温27℃。

巴原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858年随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940年3月,全印穆斯林联盟通过了关于建立巴基斯坦的决议。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包括巴基斯坦东、西两部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1971年3月,东部宣布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同年12月孟正式独立。

回答者:正能量西柚mp日期:2023-01-12

巴基斯坦过去和印度是一个国家,由于信仰教派不同以及其他方面原因,1948年根据蒙巴顿协议印巴分治,成立了巴基斯坦(另外还有一个东巴基斯坦,第三次印巴战争后从巴基斯坦独立出去成立孟加拉国)。

返回目录

巴勒斯坦是从印度出来的吗?

回答者:用户7105401210582日期:2023-10-25

不是。

巴勒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东地区的国家,它是从英国托管的巴勒斯坦地区分离出来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获得了巴勒斯坦地区的托管权,并在这里建立了一个英国保护领。然而,由于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持续冲突和争端,英国政府在1948年宣布放弃对巴勒斯坦地区的托管权,并将其交还给联合国。这导致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分裂,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巴勒斯坦则成为了一个被占领的地区,直到今天仍在为独立而奋斗。

回答者:十万个为什么2023日期:2023-10-21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处地中海沿岸,与以色列、约旦、黎巴嫩、埃及等国家相邻。根据 1947 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巴勒斯坦的面积为 149 万平方公里。巴勒斯坦的地形包括沿海平原、中部丘陵、约旦大裂谷和内盖夫沙漠等。

巴勒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其中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佛教等宗教在巴勒斯坦也有信众。

综上所述,巴勒斯坦并不是从印度出来的。

返回目录

巴勒斯坦和哪些国家是一个民族?

回答者:用户3694905939354日期:2023-11-01

巴勒斯坦民族是指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他们在历史上一直是这个地区的主要居民。巴勒斯坦民族与哪些国家是一个民族呢?

可以说,巴勒斯坦民族与约旦、黎巴嫩、叙利亚等国家的阿拉伯人是同一民族,因为这些国家的阿拉伯人与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在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有着相似的特点,且都属于阿拉伯文化圈。

此外,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也有巴勒斯坦人的居住和工作,但这些国家的阿拉伯人与巴勒斯坦人在一些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不能说是同一民族。

返回目录

新月地带的国家是什么?

回答者:天行建227日期:2023-09-06

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

包括西北—东南走向的美索不达米亚,以及略作东北—西南走向的西亚裂谷带中、北段。两区相会于幼发拉底河中游以西地方,在地理分布上合成一新月形地带,包括今伊拉克东北大半部、土耳其东南边缘,叙利亚北部与西部,黎巴嫩、巴勒斯坦以及约旦西部。在此地带内,因灌溉水源丰富或降水较多,有利于农、牧业与文化发展。与北面地形崎岖的托罗斯山、扎格罗斯山,或与南面荒旱的阿拉伯高原相比,都显得较为肥沃,故有此称。

地图上绿色的形状像一个月牙的地段被称为新月地段,是西亚文明的发祥地,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9000年开始,这一地区就有农业活动的迹象,在公元2500年时,苏美尔人在这一地区建立了与现代社会比较相似的具有政治和法制系统的国家原型,属于人类较早时期的历史文明。

回答者:用户399815824122451日期:2023-01-25

新月地带是中东地区的地理中心。从西到东,错落分布着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和伊拉克这些国家。耶路撒冷、大马士革、巴格达是新月地带国家中最主要的明星城市,也是各自地缘政治中心。

返回目录

黎巴嫩出生于几年?

回答者:朝198911日期:2023-05-14

黎巴嫩是一个国家,在1943年独立,位于亚洲西南部(西亚)、地中海东岸,习惯上归属于中东国家。东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巴勒斯坦为邻,西濒地中海。黎巴嫩历史上与基督教关系密切,是中东地区为数不多的共和国和西化的国家之一。境内有人类最早一批城市与世界遗产,最古老者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旅游业中相当著名。

黎巴嫩仍然是一个国际化的发展中国家,除了波斯湾石油资源丰富的经济体之外,在阿拉伯世界,其人类发展指数和人均GDP水平最高。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