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希望在制造业“接替中国地位”,大企业叫苦:缺一个必要条件

据悉,尽管到目前为止印度仍在持续出台歧视性政策,在WTO针对印度的贸易诉讼也越来越多,但近年来在这种趋势下印度获得的产业价值却在水涨船高,这使得莫迪政府迫切想寻找机会“赶上中国”。印度媒体认为,当前的中美竞争导致贸易关系恶化是印度难得的机遇,只要他们能好好把握机会的话,美国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高新产业将会毫无疑问地落户印度。期间再加上印度自身的发展,如此一来印度就获得了“未来的基础”,赶超中国不在话下。

印度希望在制造业“接替中国地位”,大企业叫苦:缺一个必要条件

消息提到,印度所谓的“赶超中国”通俗来说就是“接替中国制造业地位”,这已经成为他们不加掩饰的行动。印度连续三年以发展中国家中很高的GDP增速受到全球关注,莫迪政府也连续出台多项政策,以支持印度进行“产业转型”。但所谓的高新产业落户印度还没有实现,当前西方转移最多的实际上是以制造玩具、衣服、医药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去年莫迪才开始和英伟达、美光等公司提出新的落户建议,目前仍在商谈中。

印度希望在制造业“接替中国地位”,大企业叫苦:缺一个必要条件

15日,英媒提及印度在发展制造业领域遭到了困境。印度面临着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他们和越南一样,交通基建效率无法与中国相比,这限制了企业向低成本制造基地转移的努力。接受采访的Aequs消费品垂直行业主管罗希特· 黑格德表示,印度的道路、港口等基建落后中国太多了,中国在过去30年里一直建设基础设施,而印度政府没有。这些企业基本上都向地方政府和新德里反映过该问题,但最后都是草草了事没有人会认真对待,或者他们直接表示“没钱”。

印度希望在制造业“接替中国地位”,大企业叫苦:缺一个必要条件

分析人士表示,印度政府最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基础建设,这显然有点“晚”。就半导体芯片的生产来说,如果所有的外包项目均由印度独立承担的话,他们基建跟不上是当然不能行的。同时官僚主义和停电等诸多问题也在困扰该国各行各业的运作,印度各个邦的权力太大,新德里的政令经常在地方难以实行。报道认为这一迹象表明,莫迪必须在这个十年内抓紧时间搞印度的基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西方国家的青睐。

印度希望在制造业“接替中国地位”,大企业叫苦:缺一个必要条件

值得一提的还有,美媒《华尔街日报》刊文分析了印度最大的支柱产业制造业的现状,并认为印度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入了困境,除非莫迪能立刻拿出有效的手段。因为现在制造业一直得不到升级,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工作的工资和乡村差别不大,于是很多人就回了农村。对此有评论称:“印度虽然认为中美竞争是天降馅饼,他们也要思考有没有能力吃下。除了基建落后之外,印度饱受诟病的还是商业信誉问题,滥用罚款和查税不会帮助他们快速崛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