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展的好光景?中国国有企业在经济低迷中超越私营企业。周二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私营企业受到经济低迷的严重打击,生产和投资均低于国有企业的数据。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7月份工业生产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放缓。
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6月至7月的生产仅增长了0.01%,而零售额则出现了自2022年12月以来的首次下滑。
私营企业的疲软迹象尤为明显,这些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7月份,私营企业的工业生产同比增长2.5%,落后于国有企业3.4%的增幅,而且,这一趋势自2022年6月以来一直持续。
私营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也落在后面。私营企业1-7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了0.5%,降幅大于1-6月份的0.2%。
相比之下,国有企业1-7月份的投资增长了7.6%。
这一差距部分源于地区政府为提振当地经济而进行的基础设施投资。国有企业更有可能获得与此类项目相关的合同。
1-7月份,基础设施投资总额同比增长6.8%。
与此同时,私营企业从政府刺激政策中获益较少。需求低迷也减缓了它们的复苏速度。
截至6月底,28.1%的私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这是2001年以来同期数据中亏损最多的一年。
国有企业的亏损比例更大,为32.1%。尽管如此,这两个数字之间的差距已创下历史新低。
中国百强企业的估值,进一步显示了国有企业实际在挤压私营企业竞争对手。
根据总部设在美国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截至6月底,国有股占一半以上的公司占这100家公司总市值的48.4%,这是自2018年底以来的最高比例。
相比之下,国有比例不到十分之一的公司占到39%。这一数字自2021年6月达到峰值以来一直在下降。
下降的原因是,旨在防止房地产泡沫的政府法规将私营部门的开发商推向了危机。政府对科技行业的打击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私营企业雇用了中国约80%的劳动力,其下滑对就业数据造成了沉重打击。国家统计局周二表示,将暂时停止公布青年失业率数据,这一群体最近受到的打击尤为严重。
日益加剧的不确定性,也挤压了消费者的支出,尤其是在大件商品上。
7月份汽车销售同比下降1.5%,电器和音像设备销售下降5.5%。1月至7月期间,新房销售按面积计算同比下降了4.3%。
中国政府认为私营部门是经济持续复苏的关键。今年7月,政府宣布了新的措施来提振私营企业,包括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消除地区准入壁垒以及帮助他们改善现金流。
今后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私营企业能否从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中获得更多利益。预计各地区政府将在8月和9月发行超过1.3万亿元(1780亿美元)的债券,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如果没有私营部门的更多参与,经济将很难实现自我持续复苏。
2023/08/1601:13日经英语新闻

这是发展的好光景?中国国有企业在经济低迷中超越私营企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