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4日报道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4月2日刊发题为《约瑟夫·奈:我对美国的未来持“谨慎乐观”态度》的专访文章。文章摘编如下: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近日对美国哈佛大学杰出贡献教授、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以及《美国世纪的生活》一书作者约瑟夫·奈进行了专访。

问:冷战结束后,美国迎来了它的“单极时刻”。今天的全球碎片化在多大程度上源于那个关键时期?美国决策者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答: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中国经济开始迅速崛起的这段时期,分析人士将美国描述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助长了一些美国决策者的傲慢自大,他们开始高估美国对世界事务的实际掌控力。2003年入侵伊拉克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美国及其盟友在军事上击败萨达姆·侯赛因政权易如反掌,但改造伊拉克——更不用说中东了——却是另一回事。这个世界从来都不像某些决策者认为的那样简单,今天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问:你曾批评一些人使用全球南方一词,他们声称发展中国家正日益疏远美国和地缘政治范畴上的西方。在中国近来拉拢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中,似乎确实正在形成强烈的抵制情绪。美国及其盟友该如何应对?

答:全球南方一词把许多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归为一类,尽管这些国家的经济需求各不相同,政治文化和立场也各不相同。许多重要国家(比如印度)甚至不在赤道以南。

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4个国家中,美国在大多数国家的吸引力或软实力仍高于中国。尽管许多国家希望进入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但它们也欢迎美国的存在。明智的美国政策应该反映每个国家的需求和利益,而不是把它们归为同一类。

问:您在《美国世纪的生活》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我所讲述的故事是关于我个人的,但我希望它能帮助历史学家回顾过去,帮助我们的子孙展望未来。”您希望下一代美国领导人从您的故事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

答:总的来说,美国在大国竞争中占据优势,但如果我们对中国的崛起过于歇斯底里,或对其从“巅峰”滑落感到沾沾自喜,我们就会出错牌。放弃高价值的牌——包括强大的联盟和在国际机构中的影响力——将是一个严重错误。不过我最担心的是国内发生的变化。即使是一个拥有巨大外部影响力的国家,也会失去其内在的美德和对他人的吸引力。

正如我在该书结尾部分的总结:“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富裕,风险也更大。我有时会被问到,我对这个国家的未来持乐观还是悲观态度。我回答说‘谨慎乐观’。美国有许多问题——两极分化、不平等、信任缺失、大规模枪击事件、毒品和自杀带来的绝望与死亡,在此仅列举几个成为头条新闻的问题。我们有理由感到悲观。与此同时,我们也曾经历过19世纪90年代、20世纪30年代和20世纪60年代等更糟糕的时期。尽管我们存在种种缺陷,但美国是一个创新社会,过去它能够进行自我革新和重塑。也许Z世代能再次做到这一点。我希望如此。”(编译/杨雪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