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冲突进入拉锯战阶段,双方能够坚持多久?已然成为了外界讨论的热点。两国相关部门应该也在根据情况变化,对对手的战争潜力进行着评估。而在近日,乌克兰情报部门就罕见地对外公布了自己对于俄方战争潜力的看法。

西方犯的2大失误,低估俄罗斯的战争潜力,小瞧中国带来的变数

【乌军情局一把手布达诺夫对外公布了乌方对于俄经济潜力的预测】

在接受乌克兰媒体采访时,乌军情局一把手布达诺夫表示,俄罗斯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应该能够确保普京政府将战争持续到2025年或2026年,乌方甚至怀疑,俄罗斯的人力资源可能能够承担更长时间的战争。

布达诺夫没有对乌克兰自身的战争潜力作出具体评价,只是在表示乌方的人力资源数量也“不容低估”的同时,强调和谈只有在俄军退出乌境内后才有可能开始。换句话说,就是乌方认为,如果双方都无法在战场上取得突破,自己想要在西方配合下,“耗死”俄罗斯,逼迫普京政府接受自身的停战条件,结束这场战争,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

而作为对手,一直在唱衰俄罗斯的乌方,能够做出这种在事实上,承认了西方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没有取得其想要的效果的判断。也从侧面说明了,俄罗斯经济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即便是乌克兰,现在都不能给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推断。

西方犯的2大失误,低估俄罗斯的战争潜力,小瞧中国带来的变数

【俄乌冲突其实已经演变成了一场持久战】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在经历了西方长时间的制裁之后,俄罗斯经济的大体情况。

在俄乌冲突爆发,西方在金融等诸多领域进行的制裁,确实对俄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商品供应链混乱,通货膨胀率一度飙升到17.8%,GDP萎缩明显。但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俄经济并没有像西方此前预测的那样,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彻底崩盘。

根据俄政府公布的数据,2022年,俄罗斯的GDP总值萎缩了2.1%,远低于国际社会此前10%到15%的预期。时至今日,俄经济更是已经基本适应了西方的制裁,开始有了复苏的迹象。

西方犯的2大失误,低估俄罗斯的战争潜力,小瞧中国带来的变数

【按照俄总理米舒斯京的说法,俄方在经济上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按照俄总理米舒斯京的说法,俄方在经济上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经济发展已经恢复到了俄乌开战前的水平。俄政府预测,在今年,俄经济仍旧会是负增长,但GDP萎缩应该不会超过1%,而从2024年开始的3年之中,俄经济会保持至少2%的正增长。俄国内的通货膨胀率,也降到了2.5%左右,低于俄央行4%的目标值。

从这一点上来说,俄罗斯经济的情况甚至有可能要好于乌方的判断。

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俄罗斯经济仍旧存在着诸多的隐患。

首先,俄罗斯地广人稀,在此前部分动员令发布,部分劳动力外流,30万青壮年男性被征召的情况下,即便是俄国内的失业率在今年一季度,就降低到了3.5%的历史低点,其国内的劳动力人口仍略显不足。如果战争长期进行,这一问题将有可能拖累俄经济发展。

西方犯的2大失误,低估俄罗斯的战争潜力,小瞧中国带来的变数

【受部分动员等因素影响,俄罗斯国内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其次,俄罗斯经济现在得到发展,一方面是因为受到战争影响,军工这一俄传统强势产业,得到了发展,一方面是靠能源出口的拉动。

俄民众的实际收入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大幅增加,反而在通胀等因素的影响下,有所降低。这就造成了俄国内消费市场的低迷。

虽然普京政府也通过提升最低工资标准等手段,尽力保证民众收入,提振消费市场,但俄罗斯的国内消费,仍旧无法保证战争情况下,俄经济的发展。

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压力自然就给到了外贸领域。俄政府目前也在通过调整进出口结构等方式,确保自身能源等主要外贸产品的出口。中国、土耳其、印度等国家都成为了俄方现在关键的合作伙伴。

而在俄方所有的贸易伙伴国之中,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无疑有着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特殊地位,而且这股特殊性和重要性,被严重低估了。

西方犯的2大失误,低估俄罗斯的战争潜力,小瞧中国带来的变数

【俄罗斯方面正在积极推动中俄之间的诸多合作项目落地】

毕竟,中俄两国的经济结构有着一定的互补性,俄罗斯出口的天然气、石油等能源,可以极大的缓解中国的能源进口压力;中国的制造业需要来自俄罗斯的各类矿产;俄方出口的粮食也能够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一定助力。

同时,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能够向俄方提供其所需的几乎所有制造业产品,有力填补西方撤出后,俄市场的空白。

还有一点不能不提的是,中俄两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双方的经贸交流更加便捷,且不易受到西方制裁的影响。这也就能解释,为何莫斯科方面,现在会积极推动“向东看”战略实施,并加快推动“西伯利亚力量2号”等重要项目落地。

西方犯的2大失误,低估俄罗斯的战争潜力,小瞧中国带来的变数

【不久后俄总统普京访华期间,经济合作仍旧会是双方的重点议题】

我们现在其实可以断言,在不久后俄总统普京访华期间,经济合作仍旧会是双方的重点议题,俄方甚至有可能在能源价格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让步,以推动部分关键项目的落地。

而一旦俄罗斯能够从中国再度取得突破,达成一些关键协议,外界对于战争进程的推断,恐怕也需要再度作出调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