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关税战”,遭遇中方强力反制。在对峙中,美方立场软化,被美国媒体广泛注意到,并相信特朗普现在骑虎难下。美国主流大报《华盛顿邮报》25日更发文承认,特朗普在中国问题上的策略似乎失败了。
《华盛顿邮报》的“今天世界观”栏目25日发表该报专栏作家塔鲁尔(Ishaan Tharoor)的文章指出,特朗普在中国和俄罗斯问题上的策略似乎失败了。分析人士称,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与中国的冲突中高估了美国的影响力,而在与俄罗斯的交易中低估了美国的影响力。
文章开首指出,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伊始,自诩为一位伟大的“和平缔造者”和交易撮合者。然而就职百日,他几乎没有达成任何精妙的协议。尤其是,他试图说服俄罗斯(通过乌克兰问题谈判)和对抗中国(通过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导致中国出口产品被征收三位数的关税)的努力,似乎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中评社报道,中国应对特朗普关税战的反制措施令美国商界领袖甚至高级政府官员感到不安,他们正忙于减轻中国限制稀土出口造成的损害。《华盛顿邮报》24日报道,“美国机构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感到震惊”。
文章指出,特朗普曾大力宣传他正在与各国进行的许多双边贸易谈判,以解决他对贸易失衡的不满,但鉴于特朗普倾向于废除现有协议,目前尚不清楚外国政府对这些协议的重视程度。由于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无常,一位东南亚国家的官员对世界其他国家对在美国投资的信心表示怀疑,并对美国与数十个国家达成新贸易协定的能力表示怀疑。
文章承认,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暗示对华态度明显软化,认为当前的关税水平“不可持续”,且“降级”可能指日可待。但北京方面坚持己见,因为它感觉到自己对华盛顿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而特朗普及其盟友则急于挽回面子,因为他们的策略已然失败。
特朗普或许将对华加征关税视为初步挑衅,以促使其与北京达成一项重大协议。但许多分析人士认为,更深层次的调整和分化可能正在酝酿之中。
前美国高级外交官、卡内基全球和平基金会中美问题专家华自强(Rick Waters)说:“美国和中国正处于经济脱钩状态,似乎没有任何护栏可以阻止贸易紧张局势升级蔓延至其他领域。现在越来越难以证明我们没有陷入新冷战。”
中国抓住时机塑造全球化规则秩序的坚定维护者的形象,而这一秩序正受到破坏稳定的美国保护主义的挑战。在中国国内,大规模刺激计划或许能更好地保护中国免受美国关税的打击。
“中国对即将造成的痛苦的承受能力比美国更强,”加州咨询公司Sinology的首席执行官罗斯曼说,“在美国,你们有那么多消费品……却没有现成的替代品。人们是否愿意并且能够为孩子的鞋子支付双倍的价格?”
两位专注于对华政策的拜登政府官员坎贝尔和杜如松(Rush Doshi)最近发表于《外交事务》杂志的文章中指出,与中国竞争的最佳策略是更精准地运用惩罚措施,并谨慎地开展外交,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和安全合作。而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与这两者都不符合。
他们写道:“无论如何,美国尤其是特朗普时代,可能会高估单边力量,并低估中国应对这种力量的能力。”
原文: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1830424138602500/
声明:该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