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凶狠打击对手,但实际上却非常脆弱,往往不得不偷偷依赖被自己打压的对手。这种现象在“欧盟领头羊”德国身上,有着充分的体现。也难怪在匈牙利的口中,西方的虚伪碎了一地。
德国媒体通过对本国政府的采访,得知德国的移动网络运营商依然在使用中国制造商的5G关键组件,不光如此,德国新的5G网络也使用了不少来自中国的技术。
在此之前,欧盟已经对成员国提出要求,要求各成员国禁止中国企业进入移动网络,随后,德国政府就声称,要移除华为等中国企业在移动通讯网络中的“关键部件”,来响应欧盟所谓的“信息安全”。
在这个过程中,德国的阵仗倒是不小,又是要求国内各大运营商递交使用5G关键组件的具体情况报告,又是计划排查中企提供的部件是否存在安全问题。
但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德国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发布任何禁令,对于中企的组件,德国内政部也始终表示,这些组件不存在任何违法违规的情况。
这倒不是德国不想制裁中企,而是不敢制裁、不能制裁。
首先,在德国8.2万个移动通讯站里,有超过一半都使用了华为技术,如果德国真的要“去华为”,光成本就得需要50亿欧元,这些钱折合人民币在392亿左右,这还不算后续的投入。
可以说,这项工程既费金钱、又费时间,如果说资金问题可以勉强克服的话,那么时间就不行了,德国没办法承受移动通讯技术倒退的代价。
其次,在德国5G网络设备中,华为占据了近60%的份额,可以说,从德国开始发展5G的时候,中国企业就一直参与其中,所以在目前,德国许多关键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中国5G的影子。
比如,德国的铁路系统离不开华为,如果强行“去华为”,不光会造成动辄数十亿欧元的直接损失,后续项目也会延长至少5年。
所以,德国已经陷入了尴尬局面,既不能去除华为等中企的组件,未来还要依然继续使用。德国口头上依然说,“去除中企通信组件的计划正在进行中”,但至于什么时候完成,就不知道何年何月了。
实际上,德国不光偷偷用着中国5G,还偷偷在买俄罗斯石油。据近日披露的消息,今年1月到7月份,德国从印度进口的石油产品较以往飙升了12倍。
大家都知道,目前印度和俄罗斯的原油交易如火如荼,德国从印度购买的原油,等于间接向俄罗斯购买原油,而且,有很多交易都不是在明面上进行的。可以理解为,印度只是充当了“德俄石油交易中转站”的角色。
有意思的是,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发布禁止进口俄罗斯原油的要求后,德国立马就响应政策,在制裁俄罗斯这件事上毫不含糊,但没想到,德国实际的行动却截然相反。
不过,在俄乌冲突前,德国在欧盟当中一直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客户,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注定了,德国不能从根本上断绝和俄罗斯的能源联系。
但德国既要表现“政治正确”,又要满足自己的利益,只能言行不一致。而德国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西方“既要又要”的虚伪面目。
比如,在美国主导对中国“经济脱钩”的当下,欧洲国家也表现得非常积极,但这种“积极”却非常双标,一边打压中企、批评中国的所谓“经济威胁”,另一边又寻求来自中国的投资。
对于这个问题,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近日毫不留情地批评了欧洲,指出西欧国家表现得很虚伪,但像匈牙利这样的小国却承受不起“言行不一”的代价。
西雅尔多的意思就是在说,欧洲这些国家需要中国,却因为“政治正确”对中国采取了不公平的措施。
实际上,与西方的虚伪一起破碎的,还有欧洲的经济。现在,中欧之间有接近8800亿欧元的贸易额,欧洲贸然“脱钩”中国,将会严重阻碍欧洲经济的发展。包括欧洲和美国在内的西方世界,最好不要瞎折腾了。

西方凶狠打击对手,但实际上却非常脆弱,往往不得不偷偷依赖被自己打压的对手西方凶狠打击对手,但实际上却非常脆弱,往往不得不偷偷依赖被自己打压的对手西方凶狠打击对手,但实际上却非常脆弱,往往不得不偷偷依赖被自己打压的对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