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台海发生冲突,美军将无弹可射?拜登称美军面临弹药短缺的局面

美国总统拜登近期就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一事的表态,意外地揭示了美军弹药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对全球政治和军事形势投下了一场阴影。

这一言论带来的深远影响已然超越了乌克兰问题本身,不仅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更进一步点燃了对于台海冲突可能性的激烈讨论。

并且,这一情况也使得大众开始关注美国的军事储备问题,以及这背后反映出的国内政策争议和制造业困境。

若台海发生冲突,美军将无弹可射?拜登称美军面临弹药短缺的局面

一.美军弹药短缺,揭示战略供应链的断裂

对于拜登的发言,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然而,无论是哪个角度,其都揭示了美军在战略供应链方面的问题。

这并非是一次短暂的危机,而是一个长期的、根深蒂固的问题。拜登在公开场合承认美国面临弹药短缺问题,直接向全世界展示了美军的软肋。

美军的弹药库存虽然巨大,但却无法满足持续的军事冲突需求。美国为乌克兰提供了大约上百万枚155毫米炮弹。

而乌克兰军队在高峰时期的日消耗量达到8000枚,这个数字巨大到让人震惊。然而,与这种惊人的消耗相比,美国军工企业的生产速度却显得迟缓。

若台海发生冲突,美军将无弹可射?拜登称美军面临弹药短缺的局面

即便在全力生产的情况下,美国的军工企业每天24小时不停歇地生产,也只能在年底之前生产出2万枚,预计2024年的总产量能达到5万枚。

但与此同时,乌克兰军队的月需求量就远超这个数字,这种供需失衡,直接暴露了美军在战略供应链方面的脆弱。

并且,这个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美国在军火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系统性问题。早在波斯湾战争期间,美国就遭遇过类似的问题。

在那次冲突中,美国也曾因为军火消耗过快,而且生产力无法跟上,导致供应链出现问题。尽管在战争结束后,美国军队对此进行了评估并做出了一些改进,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仍然存在。

若台海发生冲突,美军将无弹可射?拜登称美军面临弹药短缺的局面

美国的军工制造业:金融发展路线的牺牲品?

其次,过去几十年,美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战后的美国,其军工制造业曾占据了全球重要地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金融和服务业逐渐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而军工制造业的地位却日渐下滑。

1970年代,美国制造业的产值占比高达25%,而军工制造业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11%。更重要的是,美国军工制造业的规模,在全球的排名也在不断下滑。

据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的军工企业在全球的销售额占比达到了60%,然而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45%。

若台海发生冲突,美军将无弹可射?拜登称美军面临弹药短缺的局面

这样的转变背后,是美国对金融和服务业的过度依赖。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22年,金融业和服务业分别为美国经济贡献了20.5%和48.9%的增长,而制造业的贡献则下降到了10.3%。

金融业和服务业的繁荣,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而制造业,尤其是军工制造业,却被边缘化。

美国制造业的衰退也反映在了军工产业的人才流失上。1990年,美国军工制造业的员工数量达到了300万人,而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180万人。人才的流失,给美国的军工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若台海发生冲突,美军将无弹可射?拜登称美军面临弹药短缺的局面

此外,美国军工制造业的技术和设备更新也受到了影响。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军工制造业的技术投入和设备更新的速度明显放慢。

2010年,美国军工制造业的设备更新速度比全球平均水平快20%,然而到了2022年,这个比例已经降到了全球平均水平以下。

这些数据揭示了一个事实:虽然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军事大国,但在军工制造领域,美国的优势正在逐渐削弱。

若台海发生冲突,美军将无弹可射?拜登称美军面临弹药短缺的局面

二.美军弹药短缺:现实或政治手段?

拜登的公开发言,让美国弹药短缺的问题暴露在世人面前。是真正的军事需求超过了供应能力,还是有其深层次的政治策略?可能性都存在。

虽然过去几年内,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等多个地方的军事行动一直未停止过,造成弹药消耗大量增加,但这并不能完全解释拜登所谓的“弹药短缺”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拜登政府一直以来在与共和党的军费预算上有着一定的分歧。公开表态弹药短缺,可能是为了试图让国会提高对军事预算的关注,以获得更多的军费投入。

若台海发生冲突,美军将无弹可射?拜登称美军面临弹药短缺的局面

近年来,美国在海外的军事行动尽管频繁,但其弹药消耗却没有显著增加。这可以从美国的军事预算上看出来。

近十年来,美国的军事预算虽然有所增长,但其在弹药采购方面的开支比例却没有明显变化。更多的资金被投入到了新型武器系统的研发和采购上,而非传统的弹药供应。

但是,即便如此,美军的弹药消耗速度仍然很惊人。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军在军事行动中每天消耗的弹药数量高达数十万枚,其中大部分用于空袭和炮击。因此,美国军工企业必须保持高强度的生产,以满足军队的需求。

若台海发生冲突,美军将无弹可射?拜登称美军面临弹药短缺的局面

但是,根据同一篇报道,美国的军工企业却面临着严重的生产困难,无法满足军队的需求。这是因为过去几年,美国军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一直在下滑,同时由于新冠疫情等原因,其生产能力更是大打折扣。

所以,无论是长期的战争消耗,还是军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下滑,都导致美国的弹药供应出现问题。但是,从政治策略的角度看,拜登的“弹药短缺”表态,更像是他在试图争取更多的军费预算。

若台海发生冲突,美军将无弹可射?拜登称美军面临弹药短缺的局面

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冲突

正如我之前所述,美国军费预算在两党间的争执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民主党在其军费预算案中,提出了大量的项目申请,包括导弹发展、军工企业扩张等多个关键性的项目,以应对国际战略环境的日益严峻。

但是,这些计划却在共和党主导的众议院遭到了阻挠。对于共和党人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国防预算的效率和成果,对于这些大规模的项目投资,他们持谨慎甚至反对的态度。

这种争议导致许多对美军至关重要的项目陷入停滞。以一种名为“标准-6”的先进中程导弹为例,其在过去的数年里已经证明了其战场上的有效性,而在美军的未来战略部署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若台海发生冲突,美军将无弹可射?拜登称美军面临弹药短缺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国会的争论中,这种导弹的采购预算被两次否决,导致美军在该领域的研发严重滞后。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政党之间的争执还削弱了美国军工产业的发展。

军工产业本应是国防力量的坚实后盾,但在党派争斗的泥沼中,美国军工产业却被牵扯进了无休止的争议中。在这种背景下,尽管民主党试图通过《国防动员法案》刺激军工生产,但在现实的操作中,其效果并不明显。

因为此时,美国的军工制造业,无论是人才,技术,还是设备与规模,都已经无法与当年相提并论。并且,政党之间的冲突导致了军事决策的迟滞,进一步阻碍了美国在军工领域的进步。

若台海发生冲突,美军将无弹可射?拜登称美军面临弹药短缺的局面

三.台海风云下的军事策略:备战还是和谈?

随着乌克兰的战争持续,美国为其提供的弹药供应正在接近耗尽。美军的弹药库存水平也急速下降,拜登政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拜登政府并没有放弃,而是提出了一个过渡计划——提供集束炸弹。

这个计划的实施,表明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并未改变,尽管这在短期内解决了问题,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并且,这更可能对台海问题产生重大影响。

据模拟,如果台海爆发冲突,美军在此类冲突中的投入将会是非常巨大的,例如需要大量的远程反舰导弹对敌方海军力量进行打击。

然而,现有的远程反舰导弹库存只能维持三天的战斗,这使美军在迎接可能的台海冲突中显得捉襟见肘。

若台海发生冲突,美军将无弹可射?拜登称美军面临弹药短缺的局面

如今,尽管五角大楼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小批量订购远程反舰导弹,但这远远无法满足可能的战争需求。

根据美国政府公开的数据,美军每年的导弹消耗量为30000枚以上,而每年的生产量却仅为25000枚左右,差距明显。

美国国内的经济和政治问题也使得这个问题的解决步履维艰。拜登政府提出的军事工业规模经济计划,虽有一定的实质性内容,但也由于政治争议,难以获得有效的实施。

若台海发生冲突,美军将无弹可射?拜登称美军面临弹药短缺的局面

拜登政府希望通过增加国防预算来推动军事工业的发展,然而在财政赤字高企的情况下,这个计划在国会中受到了强烈的反对。此外,美国社会对军事投入的抵触情绪也在上升,近60%的美国人认为国防开支过高。

这些问题引发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对于美国来说,是否应该重新考虑其在台海地区的军事策略?与其在军事力量上硬碰硬,不如寻求更有效的和平解决方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