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5月24日报道,现在不是在中国开办国际学校的好时机。(外籍)教师们正在陆续离开,换发签证也变得困难。那些留下来的教师可能还要面对新冠疫情下实施的封控。在经历了持续10年的爆炸性增长后,很难让人再对其前景保持乐观。

报道称,北京哈罗英国学校被迫放弃其双语学校的英国名称,这只是外国教育提供者所处环境不断降温的最新迹象。对于那些希望让孩子未来被国外知名大学录取的中国家长来说,这一品牌的价值十分重要。拥有450年历史的哈罗公学是英国最著名的学校之一,培养了多位英国首相,其中最著名的是温斯顿·丘吉尔。如今这所双语学校更名为礼德学校。新名称无法引起和过去一样的共鸣。

据报道,去年11月,另一所拥有悠久历史、位于伦敦议会大厦附近的学校西敏公学放弃了在四川成都的办学计划,它将原因归咎于新冠疫情以及中国教育政策的改变。该校原本计划在成都建立一所双语学校,招收2000名学生。该校管理机构的主席马克·巴滕当时在信中说,如今开办此类学校的前景与2017年时截然不同。

报道称,ISC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国际学校(包括双语学校)数量在2017年至2022年间增加了23%,然而今年这一数字有所下降。

报道称,哈罗公学营销和沟通部门的负责人埃尔维娜·孙在电子邮件中说,哈罗公学“有信心继续提供卓越的教育”。

据报道,尽管如此,走这条路很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中国大学排名上升,人们对西式教育的热情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下降。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高级讲师齐晶(音)研究了中国国际学校的情况。她说,“关于是否把孩子送出国这个问题,我认为很多家长的想法都改变了”,因为这样做会使其错过在中国国内建立人脉的机会。

报道认为,这看起来像是关于一个已经过了顶峰的市场的经典案例。

来源: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