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7日刊发题为《新冠肺炎危机会像非典一样,催生中国科技的下一个大事件吗?》的文章,文章摘编如下:

差不多20年前,一种带有类流感症状的致命呼吸道疾病席卷中国,对一家成立才四年的初创企业来说,这场危机有可能给它画上句号。但事实恰恰相反,2002年至2003年的非典疫情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该公司在2003年5月推进启动淘宝网的计划。员工们把工作带回家,就连家庭成员也加入进来,接听转到住宅号码的客户电话。

而这个电子商务巨头并不是唯一在非典危机期间崛起的企业。

在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历史似乎有可能重演。咨询公司易观国际的高级分析师孙孟子表示:“这次(疫情)可能是中国社会进一步数字化的一个契机,网上业务再次呈现激增势头。”

《南华早报》采访的专家指出了几个在疫情期间可能出现新技术突破的领域:

在线教育

上个月,中国各地的学校用网课启动了新学期教学。新学期第一天,各地的5000多万学生在阿里巴巴集团推出的企业版即时通信软件“钉钉”上上课。

孙孟子说:“随着用户涌入在线(教育)平台,这些公司可以用以前无法想象的方式来进行试验。但疫情结束后,他们能否把用户留在自己的平台上取决于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疫情发生前,翼鸥教育打造的在线教学平台“在线教室”(ClassIn)每天接待约20万名学生,但现在这个平台上平均每天有200万名学生。

翼鸥教育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宋军波说,随着更多老师开始进行网络授课,这是大规模培养用户习惯和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应的一个机会。

不过他说:“在线教育无法取代线下教育,就像微信无法取代咖啡馆一样。疫情结束后,线下教育服务仍将在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食品杂货配送

疫情期间获得迅速扩张的另一个领域是食品杂货配送,因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避免外出购物,而且选择自己做饭。

据美团点评公司称,今年1月19日至2月19日期间,蔬菜、肉类和海鲜等生鲜食品的销量增加了两倍,而阿里巴巴旗下送餐服务公司“饿了么”1月21日至2月8日期间的订单量,比上个月同期几乎翻了一番。

从1月24日春节假期开始之后的10天里,京东到家的销售额也几乎翻了两番。

国际数据公司负责新兴技术研究的副总裁钟振山说:“人们正逐渐从线下购物转向线上购物,疫情结束后这种习惯不会消失。”

远程办公

随着中国人在春节假期后逐渐复工,人们对在线办公服务的需求也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