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贸易保护主义有增多趋势

9种原材料和稀土,西方国家拉着贸易自由的大旗对中国进行起诉,但是在其他领域,它们则是动用贸易保护的“大棒”。

商务部曾透露,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中国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从轮胎、钢材再到陶瓷等,经常成为反倾销调查的对象。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国会在经济拯救法案中增加了购买国货条款,第一个竖起保护主义大旗。同时,美国为保护主义兴起做了“充足的功课”,仅在“国家安全”的名义下就有从1917年的《与敌贸易法》到2007年的《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等十来部法律法规,此外还有诸多涉及反垄断、反倾销等与保护主义相关的法律法规。江涌说:“任何一个美国不喜欢或有挑战性的竞争对手,美国都可随便用某一种名义加以拒绝。”

最近一周来美国密集的贸易保护行动表明,近一段时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急剧抬头。“WTO本身就具有保护机制,对一些国家又赋予特别的机制,这些年他们针对中国的反倾销一直处于第一位并不奇怪。在当前危机下整个世界经贸大国都在退缩,贸易保护主义在衰退形势下都会激发出来,尤其是美国”。江涌说。

张燕生也认为,如今贸易自由主义有向西方保护主义回归的趋势,从理论上说这叫全球化失控。“美国推动全球化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得到全球化的红利,他让世界各国提供如劳动力、石油等资源,价格则按美元计价,最后怎么可能是我们受益呢?”

华盛顿著名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世界银行驻中国前首席代表黄育川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有一种趋势正在形成,即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多,而贸易开放越来越少。

利益说了算的“任意主义”

无论是以贸易自由的名义,还是以贸易保护的名义,在贸易争端中,西方国家总是能找到有利于自己的武器。它们不仅利用WTO的相关法规,还利用国内法,比如美国对高新技术的管制就如此。

“关键是话语权在起作用。”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当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重塑造贸易新规则时,发达国家则开始从“压你开放”到“管国内政策”。他们会说中国的劳工标准低应该提高、环境成本应该提高,这实际已有超越WTO超越多哈谈判的趋势。“稀土就是这样,本来中国管制没有问题,但是提高了西方进口的成本,西方又说这不行。他们掌握话语权,能够把坏的说成好的、总之是要符合他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