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主的普选制度注定,选举的候选人会因为选举的对立性,而否定竞争对手。每当政权更迭,政策就会发生大调整。前政权的政策很难继续维持下去,一切又从零开始。同时,为了在选举中获胜,候选人往往都会向选民承诺短期内立竿见影的好处。以去年的日本众议院选举为例。为获得支持,各党候选人在选举公约中竞相表示,当选后会发放大额补助,进行大规模国家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日本财务省官员甚至为此在《文艺春秋》撰文批评政治家为赢得选举,不顾日本财政的长期稳定。候选人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争相向选民展现自己针对社会的真实需要和必须应对的课题挑战给出了哪些答案,而是在比拼如何通过各种讨巧的方式赢下选举。这样的西方民主很难确立长期战略,并为之努力。

华为给日本企业的启示

事实上,现在日本经济界有一个动向十分值得注意。以前很多企业的目标都是成为上市公司,但上市企业的经营负责人,往往任期只有两三年。这种情况下,负责人很难为了远期收益制定长期投资规划,因为功劳不会在自己的任内显现,同时也很难说服股东同意。甚至在一些极端情况下,为了给股东分红,取悦股东,经营负责人还会杀鸡取卵,做出出售企业研究所,提高短期收入,有损企业长期发展的决策。这也导致了日本企业竞争力的下滑。

日本学者富坂聪:中国的民主也许是一剂良药

华为受到美国“制裁”后,很多日本企业开始研究华为,并注意到了华为经营模式有利于企业做出长期战略的优点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出现了主动放弃上市,或者退市的企业。这一变化是从日本企业关注研究中国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始的。华为被美国“制裁”后,进入了日本企业的视野。他们惊奇地发现华为不上市,反而有助于公司制定长期战略,增强自身的研发实力。日企从中得到了很多启示。我想这一经济界的新动向,今后会不会也有可能成为政治界的新动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她还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和很多建国几百年的国家不同,她还处在积累与学习的阶段。今年2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打下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由此可见,中国式民主的发展还在一个不断积累与进步的阶段。如果西方世界能够跳出对“民主”的刻板印象,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式民主,那么至少在制定长期战略方面,中国式民主有其值得西方国家参考的地方。